关键词:
50公里竞走
运动训练
负荷强度
女子运动员
摘要: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梁瑞在2018年太仓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中取得女子五十公里项目冠军,与此同时也打破了世界纪录,作为一名从二十公里刚刚转型五十公里的竞走运动员,梁瑞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以个人最好成绩取得世界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充分体现出梁瑞本阶段运动的负荷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梁瑞备战二零一八年太仓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赛前一百六十二天的训练负荷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从运动训练、运动身体学、运动负荷,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分析梁瑞训练的负荷特征,研究表明,梁瑞在如皋平原阶段的训练时间最长,训练强度、训练量最大,为之后丽江高原训练打下了夯实的专项基础,在丽江高原阶段以长专项训练为主,一般有氧训练和跑为辅。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50公里运动员,特别是女子50公里竞走运动员来说,50公里竞走对于运动员的损耗是巨大的,是以有氧供能系统为主的项目,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最关键的,以低强度、长距离训练来训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一两周进行一次小强度的无氧阈训练承受刺激运动员的提升速度素养,还能加强运动员的耐力,待运动员适应当前训练量及训练负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训练量及训练负荷。2、注重单次课的完成质量(包括运动员训练心率、训练乳酸是否下降,训练强度是否提升),其余课次以调整恢复为主,确保运动员提升自身的恢复素养,维持不错的体能,是专项课长距离单次课完成质量的保障。3、每一两周进行一次身体生化指标检测,承受辅助教练科学有效的制定训练计划,小强度间歇训练与长距离有氧耐力练习来结合身体生化指标,承受合理的安排运动的负荷强度与训练量,这是稳步提升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