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少年运动员
心脏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运动能力
运动训练
摘要:
目的:对少年运动员进行2年纵向跟踪,观察2年训练过程中心脏自主神经训练适应规律及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连市竞走队少年运动员10人为研究对象,将2年的训练平均分为4个周期,共进行5次测试。使用polar V800心率表每6个月进行1次安静状态心率测试,将所测数据输入Kubios HRV软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选取RMSSD、SDNN、LF、LFnu、HF、HFnu、TP等指标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计算每临近2次测试RMSSD的变化量,每次HRV测试后运动员进行5 km竞走成绩测试。结果:5次HRV测试ln RMSSD分别为3.79±0.11、3.91±0.10、4.01±0.83、4.07±0.11和4.11±0.13,2年训练周期中ln RMSSD显著递增(P<0.05),RMSSD增加量递减,分别为5.54±3.48、5.17±5.82、3.29±6.55、2.74±8.08;5 km竞走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阶段发生于第2训练周期,与同期RMSSD增加量(5.17±5.82)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5)。结论:2年竞走训练可显著提高少年运动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尤其是心脏副交感神经功能;各训练周期RMSSD升高幅度不同,变化量总体呈递减趋势;第2周期的RMSSD增加量与5 km竞走成绩提高量具有相关性,这对评估少年运动员运动能力可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