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振动球磨
振动同步
稳定性
圆周运动
EDEM
摘要:
振动球磨机作为一种研磨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化工和陶瓷等行业,以及在众多领域范围内作为主要工具之一发挥其重要作用。传统球磨机如行星式球磨机等需要多级传动装置,不可避免存在结构复杂、研磨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然而借助振动同步技术,在提高机器紧凑性的同时,更能改善研磨质量,缩短生产时间,节约成本等。继于现有研究,结合工程需求,本文提出了三种新型振动球磨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即:双机驱动双磨筒、四机分置驱动双磨筒以及三机分置驱动三磨筒动力学模型。研究并揭示了从双机到四机驱动,从双磨筒到三磨筒振动球磨系统的同步原理与耦合动力学特性,界定出三个系统各自的理想工作区域及匹配参数,为新型振动球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双机驱动双磨筒振动球磨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着手,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匹配规则。从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出发,依据平均法与哈密顿原理推导出系统同步性和稳定性条件。基于理论结果的数值方法,定性分析了系统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幅频响应、同步及稳定性能力和稳态时系统三类相位关系等,界定出系统几何参数与频率参数相匹配的同步稳定区域,优选出系统理想工作区域对应的参数匹配关系。通过仿真,进一步定量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最终实现机器系统的参数设计和功能优化。(2)在前一章基础上,通过增加电机数量来提高系统驱动功率,并采用双磨筒与四电机对称布置,提出四机分置驱动双磨筒振动球磨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动力学特性及参数优化问题。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同步性和稳定性判据。数值上以固有频率为分界点进行分区,讨论了系统在不同区域内的幅频特性,给出激振器(即由交流电机驱动的不平衡转子)不同质量比条件下的同步性和稳定性能力及系统相位关系,指出各区域内系统对应的机器功能。仿真研究定量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可行性。依据该部分结果,可以通过避开系统多平衡点区域,优选出最佳工作点区间。(3)研究了三机分置驱动三磨筒振动球磨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特性与参数匹配。通过Lagrange方程,推导出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应用平均法得到三激振器实现耦合同步的理论判据,利用哈密顿原理得到同步状态下稳定性判据。数值及仿真研究方面,分析并验证了系统稳态时不同共振区域内的三类相位关系、稳定状态及其对应的机器最终运动类型。结果表明,系统最佳工作点区域应设定在第Ⅰ区域内,此时,三个主工作质体在实现各自高振动强度圆周运动的同时,他们之间的振动力相互抵消,以至系统传递给基础的动载荷为0,进而在提高机器产量的前提下,从系统同步本身的角度解决了隔振问题,免除了附加隔振机构,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4)基于上述三种振动球磨机械系统理论分析结果,归纳出每一种系统在其理想工作区域都有以下特点:内质体(即工作质体)质心的运动形式为圆周运动或近似圆周运动;多个工作质体的运转频率、幅值和运动轨迹完全一致。因此,本节针对单个磨筒赋予前述理论的运动学参数实现的条件下,考虑物料颗粒流效应,应用EDEM进行仿真研究。根据控制变量法,匹配出实现系统良好球磨效果所对应的运动学参数。最后总结全文所做工作,指出下一步所需开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