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可控型磁齿轮箱
双调磁结构
MSHMA阵列
优化设计方法
BP神经网络
NSGA-Ⅱ算法
摘要:
风电齿轮箱是半直驱型和双馈型风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但传统机械齿轮箱具有需要润滑要求高、故障率及运维成本高等缺陷,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磁齿轮因其无磨损、免润滑、可过载保护等优势,在风电齿轮箱中的应用研究亦已开展,但两者均不可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磁场调制的可控型磁齿轮箱设计方案。它能够实现低风速启动和增速。而且可充分利用风能提高电量,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原理-设计-优化”为主线展开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针对同轴磁齿轮的拓扑结构,建立调磁环介入前后的气隙磁场数学模型,阐述同轴磁齿轮的单磁场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对其不同工作方式进行分析,确定了磁力转矩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剖析双磁场调制磁齿轮的磁场调制机理,揭示气隙谐波磁场配对规律及多层气隙磁场耦合机制。对比单调磁结构的同轴磁齿轮,双调磁结构的磁齿轮气隙磁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对双磁场调制磁齿轮内外转子和调磁环进行设计;针对内转子永磁体,提出一种新型充磁方式的多段Halbach混合磁体阵列(MSHMA阵列),此阵列突破了传统永磁体排布的限制且能有效优化磁场谐波,进而提升转矩传输能力。
第三,采用双调磁结构构建可控型磁齿轮箱,确定其技术性能指标,并对一台6kW样机进行初步设计。重点考虑极槽配比和定子设计,通过参数调整优化确定可控型磁齿轮箱的初始结构参数,对其气隙磁场分布、空载感应电动势、谐波幅值以及转矩特性等电磁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仿真验证其满足初步设计要求。此外,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风速的变化情况,对可控型磁齿轮箱在各种风速条件下的工作模式以及运行状态进行了深度分析,以确保其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依然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最后,在初步设计基础上,对可控型磁齿轮箱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基于LHS-BPNN-Sobol’-NSGA-Ⅱ的可控型磁齿轮箱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构建参数空间样本库,基于BP神经网络(BPNN)建立代理模型实现性能预测,结合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辨识关键设计参数,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最终通过TOPSIS决策方法筛选出一组最优设计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齿轮箱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内转子转矩脉动由8.01%降到4.39%,下降了 45.19%;外转子转矩脉动由3.84%降到2.51%,下降了 34.63%;三相谐波畸变率均低于5%。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可控型磁齿轮箱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