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样本扩充
迁移学习
摘要:
行星齿轮箱因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大和结构紧凑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因振动、噪声和动载荷等,导致故障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开展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研究,对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行星齿轮箱定工况故障诊断模型,网络结构较为简单、数据单一,导致故障特征提取不够全面,诊断精度不高。此外,行星齿轮箱跨工况故障诊断研究中,微调迁移模型因微调样本数量有限,易出现过拟合、稳定性下降。因此,本文以行星齿轮箱的关键零部件——齿轮和轴承为研究对象,从模态特征融合、网络结构优化、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微调样本扩充四个方面深入研究,旨在提高故障诊断模型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一种模态特征融合与CNN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FFT方法和CWT方法,提取频域模态信号与时频域模态信号。随后,将模态信号输入到对应的CNN网络,提取模态浅层特征并拼接融合。最终,通过CNN完成行星齿轮箱故障状态识别。该方法解决了单一模态数据,导致故障信息表达不完整、模型泛化性能不足及诊断精度不高。具体而言,时域和时频域模态特征融合,相较于时域、时频域模态,损失分别降低了3.26%和8.97%,精度分别提升了0.94%和3.18%;频域和时频域模态特征融合,相较于频域、时频域模态,损失分别降低了17.96%和6.94%,精度分别提升了4.13%和2.60%;时频模态融合性能最佳,相较于时域、频域模态,损失分别降低了4.01%和20.74%,精度分别提升了1.27%和5.04%。
2、构建一种基于CNN和LSTM的故障诊断模型,并融合CAM和Self-Attent ion以优化网络结构。该方法利用LSTM提取与故障相关的时序特征,结合CAM和Self-Attention,选择性地聚焦于与故障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有效解决网络结构简单,造成模型难以获取复杂、深层特征表示。该模型损失及精度,相较于移除CAM、同时移除CAM和Self-Attention,模型损失值分别降低了4.992%和8.975%;精度值分别提高了1.03%和2.19%。
3、搭建一种基于多源传感器时频统计特征融合与CNN的故障诊断模型。具体而言,提取多源传感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统计特征,将其拼接融合,生成高维综合特征表示。随后,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CNN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旨在利用多源传感器数据的优势,解决因单一传感器数据,导致模型诊断精度低、容错能力不足。该模型的损失及精度分别为1.71%和99.57%,相较于其它传感器组合,损失值降低了1.03%-42.73%,精度值提升了0.47%-13.88%。
4、生成一定长度的随机噪声序列,替换原始样本中的部分数据点,以扩充微调样本数量。结合第三章(CNN-LSTM融合CAM和Self-Attention故障诊断模型)和第四章(多源传感器时频统计特征融合与CNN的故障诊断模型)定工况故障诊断模型,构建适用于跨工况故障诊断的迁移学习模型。该方法结合CNN-LSTM融合CAM和Self-Attention故障诊断模型,跨工况故障诊断损失及精度分别为1.75%和99.40%,相较于不做模型迁移与微调、迁移后不做微调样本扩充,损失分别降低了18.47%和8.05%;精度分别提升了7.09%和1.78%;该方法结合多源传感器时频统计特征融合与CNN的故障诊断模型,跨工况故障诊断损失及精度分别为0.81%和99.80%,相较于不做模型迁移与微调、迁移后不做微调样本扩充,损失分别降低了12.25%和10.37%;精度分别提升了2.11%和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