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模数螺旋伞齿轮
热锻成形
数值模拟
工艺优化
模具失效
摘要:
大模数螺旋伞齿轮(模数在4-8mm,齿廓外径在150-350mm)因其高承载能力、平稳传动性能、抗冲击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重载、低速、大扭矩的机械装备中。此类大模数齿轮常采用切削加工,但这会导致较高的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会降低齿轮的疲劳强度。
目前,大模数螺旋伞齿轮通常还会采用精密热锻成形的工艺方法,但此类齿轮模数过大、外形特征复杂,在预锻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锻件齿形充填不足与模具寿命低等问题。预锻成形过程在大螺旋伞齿轮整个精密热成形过程中起到成形齿轮主要特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齿轮锻件最终的成形效果。为提升齿轮预锻成形效果与模具寿命,本文开展了大模数螺旋伞齿轮预锻成形工艺优化与模具应力和磨损预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为了准确计算大模数螺旋伞齿轮锻件应力场,首先分析了不同的刚塑性材料应力场计算方法,其次通过等温热压缩试验分析了20Cr Mn Ti的高温变形行为,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其热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得到了不同温度与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然后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对材料的物性参数进行测量,得到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数据。最后将材料数据导入Deform-3D软件中,为后续齿轮成形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数据基础。
(2)对大模数螺旋伞齿轮进行特征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镦粗-预锻-终锻”的大模数螺旋伞齿轮多步成形工艺方法,设计了模具结构方案,其次借助Deform-3D建立了齿轮成形过程有限元模型,结合热锻试验验证了工艺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基于已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设计了9组单因素试验方案研究了毛坯加热温度、模具运动速度与模具过渡圆角半径等成形参数对齿轮预锻成形时的齿面填充率、齿面应力值与应变值的影响规律。
(3)根据以上已取得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齿轮预锻成形的关键因素。然后基于响应面优化方法,以大模数螺旋伞齿轮预锻工艺过程齿形区域理想充填面积与实际充填面积的差值与齿面平均应力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建立设计变量(毛坯加热温度、模具运动速度、模具过渡圆角)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响应面预测模型,以齿面平均应力最小和锻件的理想充填面积与实际充填面积的差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成形参数组合,即工件加热温度1200℃、模具运动速度196.102mm/s,模具过渡圆角半径2.2mm,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与齿轮热锻试验验证了优化参数的有效性。
(4)在优化后的成形参数基础之上,针对预锻模具发生的失效形式,对预锻模具进行了应力分析与磨损预测研究。基于Lame公式,研究了预紧环内径与预紧环过盈量对模具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为螺旋伞齿轮预锻模具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引入Archard回火软化磨损模型,并借助三维扫描设备对模具进行扫描,得到实际磨损轮廓,将预测磨损轮廓线与实测轮廓线进行对化,求出了磨损系数K和调整系数a,建立了预锻模具磨损量预测模型,为模具磨损失效预测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