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隔震支座位移监测
光纤布拉格光栅
位移传感器
齿轮
摘要:
近年来,地震频发对建筑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抗震手段,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地震后的修复费用,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隔震支座作为隔震技术的关键部件,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建筑抵御地震的能力,是确保隔震效果的核心所在。因此,构建高精度健康监测系统对于隔震支座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与损伤评估至关重要。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传感技术的隔震支座健康监测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隔震支座所处环境复杂多变,温湿度大幅波动,加之传统传感器在横向位移监测中存在量程有限、灵敏度不足及长期稳定性差等技术瓶颈,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对隔震支座监测的高精度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齿轮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位移传感器监测系统,旨在为提升隔震支座位移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齿轮式FBG位移传感器结构设计。现有的隔震支座位移传感器在量程方面难以满足隔震支座位移变形极限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监测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齿轮式FBG位移传感器,通过构建齿轮-旋转轴同轴转动系统,将量程扩展至400mm;通过在等强度悬臂梁关键应变区引入通孔阵列,形成双端固支一字梁结构,增大弯曲应变,提升应变灵敏度。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悬臂梁尺寸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规律,验证了一字梁型增敏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一步,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传感器的三维建模,借助ANSYS软件开展静力学仿真分析,对传感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并验证其增敏效果,模拟仿真确定等强度一字梁宽和通孔尺寸,使传感器灵敏度比原来提高1.45倍,满足实际隔震支座监测需求。
(2)FBG解调模块设计。为满足隔震支座位移监测中多点传感和复杂测量的实际需求,以及便携式光纤光栅波长解调模块需要,本文引入高速光纤光栅波长解调模块(FBGA)作为核心解调方案,搭建光纤光栅解调模块,然后基于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LabVIEW,构建了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实时显示于一体的上位机软件。搭建解调模块准确性测试系统,对比分析表明,解调模块与光谱仪的测量数据两者波长位移变化率的偏差仅为0.3pm/mm,其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设计的应用要求。该解调模块的设计不仅提升了FBG位移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同时也为FBG位移传感器在隔震支座位移监测中性能测试和分析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3)齿轮式FBG位移传感器性能分析。该部分以FBG解调模块为核心,设计隔震支座位移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位移传感器、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模块和上位机。基于隔震支座大位移监测系统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隔震支座大位移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静、动态空间位移测量性能进行测试。(1)使用TD8411旋转平台表磁分布测试仪搭建传感器位移测试系统,对其灵敏度、精度等位移测量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在0-400mm量程内灵敏度达到11.72pm/mm,线性度达0.9945,量程较传统多齿轮结构提升了2.5倍,灵敏度则提升30.6%,重复性误差1.34%,迟滞误差0.31%。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表明该齿轮式FBG位移传感器能够满足隔震支座健康监测对横向变形测量量程、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的要求。(2)将齿轮式FBG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某医院地下M层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上,对其在实际隔震支座位移监测中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能较好反映隔震支座的位移变化状况,可基本满足隔震支座位移监测的需求,对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防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