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齿轮系统动力学
非线性振动
次谐振动
多体动力学
多状态啮合
故障模拟
摘要:
齿轮传动作为动力传动装置,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及船舶等不同领域内广泛应用,其运行性能影响着整机的运行状态。直齿轮系统在部分转速较高、负载较低的使用场景中会出现显著的非线性振动现象,如次谐振动、超谐振动、混沌等,进而诱发除啮合频率外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影响着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本课题以附件齿轮箱为研究对象,针对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激励来源不明和非线性振动信号调制特征机理不明的难点,提出直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分析方法,研究附件齿轮系统全工况范围内、不含外源激励情况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以及振动信号分析,模拟生成冲击型故障(断齿)、平稳型故障(不对中)和复合型故障(磨损)三种典型故障振动信号,并以断齿故障为例生成机匣测点处的振动故障案例,为附件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以及故障诊断提供支撑。具体包括:
(1)提出一种基于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的齿轮系统等效模拟方法。以典型发动机附件齿轮箱内一对渐开线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摩擦和柔性支承的动力学模型,探究不同工况下直齿轮刚性转子系统的啮合状态变化与非线性响应间的联系。使用接触碰撞函数瞬时检测齿轮几何模型的接触行为并计算啮合冲击力,通过调整驱动转速和负载扭矩的大小间接改变啮合冲击的大小,研究了系统在额定工况范围内非线性次谐振动现象、机理及变化规律,通过与现有实验对比验证,计算所得的1/2、1/3和1/4次谐振动频率随转速变化的出现规律与实验一致。
(2)从激励特性和传递特性两个方面,完成无外源激励健康附件齿轮系统典型工况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规律研究。为揭示多级齿轮系统复杂频谱信号中的调幅调频机理及相应的动力学特性变化,使用本文提出的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由一级至三级,研究了不同级齿轮传动装置的振动特性,归纳了多级齿轮系统额定工况范围内振动特性随工况变化的规律和响应信号的调幅调频机理,并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附件齿轮箱进行仿真分析,总结了健康附件齿轮系统在多个典型工况下的振动信号特征。
(3)复杂齿轮箱典型故障模拟及机匣传递特性影响下的故障振动案例生成。将基于故障机理的故障形貌或力学特性融入健康附件齿轮箱,研究不同故障类型下从动齿轮质心处测点以及附件齿轮箱安装面处测点的振动信号,分析故障特征频率的边频分布特征及背后的调制机理,获取附件齿轮箱安装节点对机匣的故障振动激励力。基于航空发动机高保真整机有限元模型,得到故障位置处至多个测点下的振动特征传递规律,使用基于激励-传递的机匣测点故障特征数据时域离散卷积重构方法,以断齿故障为例快速生成机匣测点故障振动数据。可根据专家系统或智能诊断算法故障案例学习需求,生成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程度、不同工况齿轮振动故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