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接触应力
滚子修形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
摘要:
“双碳”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机中的风机变速箱是核心零件,其承载和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圆柱滚子轴承,具有承重能力强、负荷大、可承受强烈冲击的独特优点。以往研究表明,轴承的接触疲劳损伤是风机增速箱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其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承受不稳定的、反复变化的载荷,并且在变化的载荷冲击作用下,损伤逐渐积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发生疲劳破坏;同时由于电网的冲击或齿轮啮合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以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紧急停车等产生的冲击,都会在瞬间产生反向轴承力,从而对轴承造成极大的破坏。80%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是剥离失效,在轴承的检修期内均有发生,且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因此,进行轴承可靠性分析、疲劳寿命的计算及外滚道裂纹扩展寿命、扩展轨迹的研究,对风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及提高电厂的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轴承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本文综合考虑了齿轮各支撑及啮合单元的力学特性,以2MW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行星轮系和斜齿轮传动系统齿轮-轴承耦合动力学模型,以新疆达坂城I区某风场的随机风况作为外部激励,求解输出轴圆柱滚子轴承动载荷。
(2)分析外部风载荷对高速轴轴承动载荷的影响及频谱图,并对风电机组的启动、停机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可为轴承疲劳寿命及可靠性的计算做铺垫。结果表明:随着外部风载荷的逐渐增加,刚度激励对轴承动载荷的影响逐渐下降,反而外部风载荷激励逐渐增加,并最终与轴承动载荷响应趋势的表现一致;启动、刹车情况下,轮毂载荷与轴承动载荷均发生较大波动。
(3)求解了NU332轴承的应力分布,对滚子进行修形,使其母线上的接触应力更加均匀,抑制了“边缘效应”,避免滚子过早出现疲劳、剥落,从而提高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全圆弧修形滚子应力集中在中间部位且应力分布不均匀;圆弧修形滚子集中在圆弧与直线连接处;对数修形滚子的接触应力沿母线分布更为均匀,结果最为理想。
(4)采用雨流计数及Goodman平均应力修正处理接触应力,并结合miner线性和Manson-Halford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分析了服役过程中NU332轴承(修形后)疲劳寿命和可靠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miner线性损伤累计理论相比,Manson-Halford非线性损伤累计理论考虑了服役时的载荷加载顺序效应,能更好地描述轴承在服役期内各阶段的疲劳损伤情况。因此,风场运维人员可根据轴承在不同时期的可靠性及累计损伤曲线制定风机服役期内各阶段的维护策略。
(5)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对圆柱滚子轴承外滚道次表面的裂纹扩展进行了分析,计算其裂纹扩展速率及扩展角得到了裂纹扩展轨迹,最后基于Paris公式预测了外滚道裂纹扩展寿命。结果表明:在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Ⅱ型和Ⅲ型裂纹对疲劳损伤起支配作用;次表面裂纹以较快的速度向轴承滚道表面方向扩展,并最终导致轴承滚道疲劳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