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齿轮故障诊断
声学信号
变工况
域对抗网络
多目标域自适应
摘要:
齿轮广泛应用于工程装备的传动系统。齿轮的健康状态是保障工程装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因此对齿轮状态的监测与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防止设备故障、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降低维护成本。目前,大多数齿轮故障诊断研究是基于振动信号展开的。但是在高温和高腐蚀等恶劣环境下,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极其不便,且振动信号极易被掩藏。声学信号是振动信号传播到空气中的结果,其同样蕴含丰富的设备状态信息。在某些条件下,用声学信号替代振动信号进行设备的健康状态监测具有可行性和便利性,完全可以采用声学信号作为信息载体来实现齿轮的故障诊断。近年来,深度学习理论的应用已渗透至几乎所有的工程领域,基于此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凭借其深度架构,不依赖于任何先验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可以自动从数据中提取特征,从而提高诊断的精确度。基于声学信号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大多都设定在训练和测试数据集是从相似的分布中获得这一假设前提,即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在相同工况下采集的。然而在真实工业现场中,机械设备的负载和转速是可变的。一旦负载或者转速发生变化,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的分布将存在偏移,即出现域移现象,使得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减弱,导致故障诊断性能降低,诊断结果不够准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声学信号为数据,从域移问题出发,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开展了变负载、变转速和负载转速同时变化工况下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首先,为克服变负载工况对诊断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注意机制和高丢失机制的域对抗神经网络。该网络以齿轮的声学信号为模型的输入来诊断齿轮的状况。通过域对抗神经网络中特征提取器和判别器之间的对抗,来提取域不变特征以初步解决带标签的源域与未带标签的目标域之间的域移问题。通过将时间注意机制引入特征提取器中,实现精选域不变特征,从而进一步增强域自适应能力和提高诊断性能。采用高丢弃机制以高概率随机擦除分类器的输入神经元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有效地解决变负载条件下声学信号的域移问题,实现齿轮故障的高精度诊断。其次,现有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大多在单源域到单目标域的条件下工作,无法满足在连续变工况的实际工业现场中处理多目标域的要求,即无法实现单源域到多目标域的域适应。为了在连续变转速工况下实现齿轮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声学信号的多目标域适应网络。该网络模型通过特征提取器与判别器的对抗来混淆目标域,实现将多个目标域视为一个目标域。与此同时,通过最小化源域与目标域特征之间的均方差,使特征提取器得以自适应提取域不变特征。在此条件下,利用从源域中提取的域不变特征训练的分类器,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多目标域上,从而实现多目标域自适应。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连续变转速条件下有效实现多目标域适应,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最后,开展了负载转速同时变化下的基于声学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二级对抗多目标域适应模型。在第一级框架中,提出了一种目标域对抗性融合机制,通过特征提取器与目标域判别器之间的对抗来融合多目标域,同时最小化源域特征与多目标域特征之间的差异。在第二级框架中,提出了一种对抗性类别分离机制,利用对抗和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探索域不变信息,并从源域特征中捕获故障类别属性。在变负载变转速条件下的跨域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目标域数量较多的多目标域适应问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