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粒子喷丸
微观形貌
锥形微凸体
齿轮动力学
动态特性
摘要:
作为高性能齿轮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微粒子喷丸不但能获得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而且不显著影响齿轮精度,并能降低表面粗糙度,赋予齿面独特的微观形貌特征。微粒子喷丸齿轮表面的微观形貌会影响齿轮法向接触刚度和法向接触阻尼,从而影响齿轮的动力学性能。本文研究微粒子喷丸齿轮的微观形貌特征,提取分形特征参数;建立考虑微观形貌的齿轮法向接触模型和时变啮合刚度模型,研究微粒子喷丸齿轮的动力学性能。
通过调控喷丸压强对齿轮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分析微粒子喷丸齿轮表面特性,并提取齿面轮廓高度数据,提出圆锥形微凸体假设,采用W-M分形函数对齿面整体轮廓形状进行模拟与表征。建立微凸体的接触载荷模型,推导微凸体的法向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计算公式,构建微凸体的接触力学模型。考虑齿轮的特性参数,基于圆锥微凸体假设建立齿面法向接触刚度、接触阻尼模型,仿真分析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材料塑性指数对法向接触刚度和法向接触阻尼的影响规律,并实验验证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微粒子喷丸压强下齿轮法向接触刚度及法向接触阻尼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微粒子喷丸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齿轮的法向接触刚度和法向接触阻尼,分形接触刚度提高了2×10~8Mpa,法向接触阻尼提高了100.8。随着分形维数增大、分形粗糙度降低,法向接触刚度增大;分形维数增大,法向接触阻尼增大,当分形维数较小时,法向接触阻尼随分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当分形维数较大时,法向接触阻尼随分形粗糙度增大而减小。
建立考虑齿面微观形貌的时变啮合刚度模型和六自由度齿轮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算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时间历程图、频谱图、庞加莱截面图、相图以及分岔图,比较分析考虑齿面微观形貌前后的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系统模型的分形维数、阻尼和啮合刚度幅值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揭示微粒子喷丸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粒子喷丸所影响的分形参数主要影响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周期性,阻尼以及时变啮合刚度幅值主要影响传动系统运动的周期性和分岔特性。
最后利用齿轮系统振动实验测试平台分别进行转速500 rpm、1000 rpm和2000 rpm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测试实验,比较分析考虑和不考虑齿面微观形貌的齿轮在不同转速下的位移-频谱图,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考虑齿面微观形貌的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更接近,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建立的考虑齿面微观形貌的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