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内科学》
教材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危害性大,中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对乙肝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虽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包括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简称教材)中却没有乙肝专篇,故我们建议将“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常见病加入教材。理由如下:1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高发病率资料显示,全世界乙肝患者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达2亿人以上,而中国高达1.3亿,人群中乙肝HBsAg阳性率在10%~20%之间。由于缺乏特效的防治措施,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既然乙肝有如此高的发病率,作为教材应当适应这种状况,与时俱进,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补充乙肝,可使在校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乙肝的发病特点,流行性与传染性,发病机制,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辨证论治经验与特色,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2教材中相关疾病难以涵盖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内科学》教材中与乙肝相关疾病主要有黄疸、胁痛、胆胀、臌胀、肝癌等肝胆病变,但其内容主要围绕是这些症状或疾病来进行论述,而乙肝具有独特的发病特点以及错综复杂的临床症候,仅以教材现有内容作参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