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内科学
颈动脉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调节受损
普罗布考
摘要:
背景:
众所周知,糖尿病(diabiesmellitus,DM)的大血管病变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病因。近年来众多研究证实氧化应激(oxidafiveStress,OS)与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在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前期阶段机体已经开始损伤,这可能与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相关,而该方面相关研究甚少。本文是针对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mutase,SOD)活性进行的研究,并就颈动脉IMT与MDA、SO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普罗布考干预后MDA、SOD及颈动脉IMT的变化进行观察,为DM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1、观察IGR病人颈动脉IMT,探讨其与MDA、SOD之间的关系。
2、观察普罗布考对MDA、SOD及颈动脉IMT的影响。
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ype2diabietesmellitus,T2DM)患者50例、IGR患者24例及糖耐量正常者(NGT组)28例,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uricacid,TBA)显色法及黄嘌吟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血清MDA浓度和SOD活性,放免分析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将上述T2DM和IGR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0.5gbid)治疗,对照组保持原有常规用药,12周末重复测量上述指标。研究对象进入研究之前停用所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C及铁剂等,已经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方可开始服药。
结果:
1、T2DM、IGR与NGT组间比较:
(1)T2DM组、IGR组颈动脉IMT(分别为1.06±0.30mm和1.03±0.20mm)均明显高于NGT组(0.68±0.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2DM组与IGR组颈动脉IMT无统计学差异(P>0.05);(2)T2DM组、IGR组ET-1、MDA水平均较NGT组明显增高(P<0.01),前两组间ET-1水平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OD活性以T2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