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术语
目的论
中医内科学
中医翻译策略
摘要:
中国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一颗辉煌的明珠,时隔千年仍然光辉不减,主要归功于其成熟而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中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甚至已在一些国家作为补充替代医学手段服务于群众,并赢得他们的广泛支持和爱戴。中医药国际传播正在见证最好的时机,而作为连接不同文化间的桥梁,翻译的关键地位不容忽视。在本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记录了从译前准备到译后审校的基础工作,并结合翻译目的论的指导,重点举例分析了《中医内科学》节选章节的翻译过程和实际策略。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要求译文在内容上要准确,在行文上要地道,在语言上要精简,客观和正确传递原文信息。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通过音译法、直译法、结构重组、增减译法等策略和技巧展开了本次翻译活动,解决中医文本在字词、句子及语篇上的翻译难点。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在引言部分介绍中医药发展和《中医内科学》的教材研究情况,从翻译任务概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实践总结几个方面全面细致回顾了本次翻译项目。第二章阐释了翻译任务背景、原文文本分析和翻译任务意义;第三章则从译前准备、译中处理、译后审校详尽描述了整个翻译任务的过程;第四章则根据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应用目的论实际指导中医翻译;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次翻译的经验和心得,并表达对未来中医翻译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