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数据
电信诈骗
个人信息
防治
摘要: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发展得到质的飞跃,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新的犯罪类型,即以新型通讯网络技术手段为依托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电信诈骗犯罪。在结合通讯、网络技术特性的基础上,不法分子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的诈骗方式与洗钱方法,逐步趋向诈骗专业化、链条化,受骗对象人数多、范围广,涵盖了各行各业,进而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本文将以旨在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成因、分类、特点、影响以及目前困境,从社会管控的大方面入手为电信诈骗的防治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进而为社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尽一份绵薄之力。第一部分介绍大数据及电信诈骗的概念、两者互相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依存的兴起过程。大数据是一种隐藏着的强大决策力、洞察力和优化力,但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显现的、在短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无法进行自由捕捉和处置的数据集合,它有着海量、多样、迅速和价值密度低等特性。而电信诈骗本质上是一种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正是有了内容丰富、获取便捷的大数据基础,才为不法分子利用,进而衍生出电信诈骗这样的新型犯罪方式。第二部分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分类、特点及危害。电信诈骗根据其不同的犯罪手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时刻都会演变出新的“变种”,其具有空间广阔化、时间极短化、成员职业化、手段翻新快和涉案金额巨大化的特点,不仅危害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也破坏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形象,影响极其恶劣。第三部分阐述目前我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防治的困境,既有构成犯罪动机的错误价值观蔓延,也有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电信诈骗犯罪时的“难题”,还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和信息系统安全性差的行业现状,以及法律的不完善,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防治的困境。第四部分针对目前电信诈骗防治的困境提出相关建议,即“防治结合、综合管控”。“防”即为“预防”,是针对未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的实施预防措施。文中将从行业监管、机制建设、技术安防、法规保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入手,提出预防措施。“治”即为“惩治”,是针对已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实施打击惩治。文中将从法律保障和国内外、区域、地域间多方合作等方面入手,专门针对电信诈骗犯罪提出建议,加大惩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