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个人结算账户
电信诈骗
账户管理
风险防控
摘要:
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的开户数和交易额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犯罪分子利用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洗钱、实施电信诈骗也日益泛滥。尤其是电信诈骗,因其犯罪组织性强、犯罪涉案区域广,已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犯罪问题。本文以C银行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个人结算账户管理,遏制电信等金融诈骗风险。本文首先从账户开户识别、存续管理和“睡眠”清理三个阶段对C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简要列明了 C银行目前为有效防范电信诈骗所采取的措施:(1)开户识别阶段,采取“两查”“五问”制,开展尽职调查,严格准入审核;(2)账户存续管理阶段,开发智能风控系统,强化可疑交易监测,加强异常账户管控;(3)“睡眠”清理阶段,根据账户“睡眠”周期分类管控,减少存量账户盗用风险。但是尽管C银行围绕个人结算账户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全过程的账户风险防控,C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电信诈骗涉案率仍然居高不下,多次受到监管处罚,多家营业网点被暂停开户资格,严重制约了C银行的业务发展,影响了C银行的社会形象。因此,为有效缓解C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电信诈骗风险防范的严峻形势,本文接下来对C银行电信诈骗涉案账户的真实案例进行了剖析,探寻C银行在个人结算账户管理中的漏洞和缺失,最终归纳出C银行在个人结算账户电信诈骗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存在五个问题:(1)开户环节尽职调查流于形式;(2)存量账户电子银行限额管理不规范;(3)存量账户管控流程有漏洞;(4)“睡眠账户”管理重视程度弱;(5)员工全过程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弱。最后,基于C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人物访谈法,与该行基层人员开展以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的调查访谈,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该银行电信诈骗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1)落实责任,奖罚分明,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确保开户尽职调查有序进行;(2)构建警银联动学习方式,提升员工开户环节风险识别能力;(3)多元协同治理,建立账户开立身份识别新体系;(4)优化系统管控流程,提高存量账户管控时效;(5)部门联防联控,规范存量账户电子银行限额管理;(6)加快“睡眠账户”清理,加大对个人客户和银行员工风险意识的教育投入。以期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不法分子获取银行账户的难度,降低电信诈骗涉诈资金的转移速度,降低客户被电信诈骗的风险,推动电信诈骗源头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