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信诈骗
教育小组
社区老年群体
防范意识
摘要:
数字化和老龄化并行的时代,以老年群体为目标的电信诈骗呈高发态势,使得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采取的防范方法主要是宣传和开展防诈骗讲座,较为表面化和形式化,不足以吸引老年群体重视并参与进来,因此防范效果不佳。老年群体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提升其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选定漳州市H社区为实践场域,借助访谈和问卷,了解H社区老年群体电信诈骗的现状并分析其遭遇电信诈骗的原因,最后聚焦于提升老年人防范诈骗的意识。分析发现,老年群体易被电信诈骗侵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知识水平较低,防范意识不足;社会交往能力降低,社会参与能力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支持系统薄弱。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笔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社区老年防诈骗教育活动,旨在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招募12名具有电信诈骗经历的老年人参加小组;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注意、保持、运动再生和动机四个阶段设计实务介入过程,主要包括:第一,认知阶段—案例视频激发防范意识;第二,学习阶段—社区教育学习反诈知识;第三,榜样引导阶段—榜样技巧规避诈骗陷阱;第四,强化阶段—自我强化巩固学习成果。通过小组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电信诈骗知识,认识到被骗的原因,提升防范意识,学习应对电信诈骗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增强维权意识。活动结束后,根据《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价表》、小组成员反馈和服务前后问卷填写情况进行效果评估,认为教育小组介入社区老年防电信诈骗工作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较为通用的方法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律宣传,树立防范意识;第二,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社区防骗机制;第三,成立助老志愿者队伍,发挥榜样作用;第四,完善保护机制,强化学习成果。通过实务的开展,笔者发现社会学习理论在老年教育小组中的优势、社区教育对老年群体学习新知识的优势以及社会工作对提升老年人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