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村落污水治理
支付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产生活智慧,是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乡愁。近年来,传统村落污水污染问题成为了阻碍传统村落利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村落的污水治理不仅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传统村落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目前,传统村落地区正在广泛推行污水治理制度,但仅靠国家资金投入难以维持污水治理制度的持续进行。根据国内外经验表明,通过向农户收取污水治理费用是解决污水治理资金不足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探索农户污水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借此提升农户付费意愿,对建立污水治理付费制度、提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和传统村落的利用和发展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对既往文献分析以及结合传统村落以地缘、血缘以及亲缘为纽带的实际情况,以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确立了社会资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作为影响农户污水治理支付意愿的四大因素,并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户污水治理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其次,通过走访、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研究区域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通过在本文的综合模型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本文的问卷测量量表,并通过分析预调研数据得到最终量表。然后,利用收集到的536份正式调查问卷,选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26.0和AMOS28.0实证分析出了传统村落污水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通过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农户污水治理支付意愿的策略。
研究结论表明:农户社会资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污水治理支付意愿;根据中介效应分析得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在社会资本与支付意愿中存在中介效应;主观规范在社会资本与行为态度中存在中介效应;行为态度在主观规范与支付意愿中存在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