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效率
东北寒区
综合评价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环境问题,其中随着经济的激增,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村生活用水量逐渐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多。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缺失,很大一部分的污水在未经处理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威胁人体健康,制约农村甚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针对以上情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农村污水治理办法与措施,研发普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使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设立与运行实效参差不齐。目前,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我国区域差异性仍缺乏合理、科学、适用的评价模型。本文以东北寒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技术性能、环境影响三方面为出发,选择18项具体指标,构建生活污水治理效率评价模型,对三种形态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以技术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针对东北寒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中,经济效益、技术性能、环境影响三个层面的权重依次为0.540、0.163、0.297,三级指标中影响权重最大的为运行成本,综合权重为0.161,剩余影响较大指标依次为地区环境温度影响、地方资金与单位投资、出水达标稳定性、管理和操作难易程度、噪声水平,权重分别为0.119、0.090、0.087、0.078、0.074。进一步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集中治理技术、分散治理技术及水环境敏感区治理技术三大类的12项具体技术进行评价及选优,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土壤渗滤技术及人工湿地技术最为适合东北寒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针对东北寒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应该体现因地制宜,完善相关人员技术水平,统筹完善资金使用制度,完善监管体系,激发农户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