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现状
政策措施
机制保障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产生活方式较过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自来水通入千家万户后,人们的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继而污水产生量也增长迅速,然而,在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发展轻治理”的发展背景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普遍缺失,监管能力相对薄弱,这就造成逐年递增的的生活污水没有去向,随意排入沟渠河流、农田菜地,甚至出现大量农民自建地下渗坑渗井,对村容村貌造成影响的同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特别是,青海省处于三江源头,承担着向下游持续输出优质水资源的重任,而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给河流带来了污染隐患。青海省作为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虽然自2008年起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相比城市和县城,目前仍没有找到一条高效可推广的路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本文以青海省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排放和治理现状进行了梳理,找出目前青海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对策,总结归纳治理路径。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首先,本文从多个维度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总结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的管理学理论;而后,对目前青海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总结了目前的治理现状,分析污水随意排放产生的影响,并从政策体系、治理机制、治理设施建设情况、现有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政府监管能力等方面深入查找分析现阶段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最后,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安徽省巢湖市、湖北省十堰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验借鉴和启发,以及目前青海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际情况,从政府角度及公共政策扶持方面提出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完善治理机制、强化运维保障机制、提高技术土地监管保障的治理路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