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管发酵法
水质检测
大肠菌群
预培养时间
最大概率数
摘要:
目的 探究多管发酵法检测水质大肠菌群过程中预培养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预培养阶段的关键参数以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方法 设计不同预培养时间梯度(6、12、18、24、30 h),采用标准多管发酵法对模拟污染水样进行检测,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阳性管数统计及最大概率数(MPN)计算,结合酶底物显色反应与革兰氏染色镜检,系统评估预培养时长对菌群复苏率、假阴性率及检测周期的影响。结果 预培养时间延长至18 h时,总大肠菌群CFU由6 h的(1.2±0.3)×10~3 CFU/100 mL显著提升至(5.8±0.6)×10~3 CFU/100 mL(P<0.05),阳性管比例从43%升至89%;进一步延长至24 h后,CFU增幅趋缓且部分样本出现杂菌过度增殖干扰显色反应特异性。基于MPN法计算,18 h预培养条件下检测灵敏度为0.8 MPN/100 mL,较常规12 h方案提升2.1倍,检测周期缩短22%。结论预培养时间优化为18 h时,可在保证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有效抑制杂菌干扰,显著提升多管发酵法的检测效率与可靠性,为水质微生物快速筛查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