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输电线路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摘要:
为把握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新机会,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致力于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载体,输电线路不仅影响着国家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涉及国计民生。因此,定期对输电线路巡检至关重要。伴随着计算机硬件、电子和通信的发展以及相关算法的进步,无人机与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巡检中。然而,低质量的输电线路数据集以及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的检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智能巡检作业的效率。本文面向输电线路中智能巡检工作任务,基于数据和算法两个方面,研究了输电线路中关键部件及缺陷的检测。(1)在数据方面,输电线路目标种类繁多,以人工手动标注图像数据的方式耗时、费力。此外,在智能电网的大背景下,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进行样本采样的频率愈发频繁,人为标注数据将面临更高强度的工作量的同时,也不利于数据的可持续积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半自动标注方法,半自动标注方法将整个标注过程划分为部分标注、检测标注以及人工调整,大幅度提高了标注效率。(2)在算法方面,研究了与公共目标检测领域相比,主流深度学习算法在输电线路目标检测领域精度较低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X的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检测算法。从特征融合的角度,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特征融合网络,丰富特征图中的细节信息与语义信息;从空间信息的角度,引入了位置注意力机制,以较轻量化的方式提取位置信息;从定位损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分类回归损失策略,自适应分配不同定位难度目标的回归损失值,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3)改进YOLOX的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输电线路目标检测领域的精度上限,但是,针对移位型缺陷,检测精度仍有提升空间。为此,提出一种针对更多目标类别的双分支融合网络检测算法。从特征提取的角度,在主干网络同时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从特征交互的角度,设计了多尺度卷积模块和多尺度池化模块,用于消除维度差异和语义差异;从尺度差异的角度,构建了加强特征提取网络,减少了深层神经网络中细节信息的丢失。基于上述研究,半自动标注方法能够将标注效率提升40%,实现了输电线路数据的高效率标注。改进YOLOX算法六类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上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0.74%,双分支融合算法在九类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上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1.32%,实现了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的高精度检测,为我国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作业提供了理论方案,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