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YOLOv5
gnConv
SIoU
Ghost Bottleneck
CBAM注意力机制
摘要:
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高原地区的鸟类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活动,造成了多次线路故障。巡检人员采用防鸟刺、人工鸟巢、驱鸟器等措施,并不能有效阻止涉鸟故障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保障电力系统持续安全运行,应该针对不同鸟种进行智能化识别、差异化防御。目前,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检测输电线路涉鸟故障已成为线路运维的主要方式,但输电线路危害鸟种数据集中存在小型密集目标和被遮挡的目标,容易造成漏检、识别精度下降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改进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算法对输电线路鸟类检测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根据国家电网统计的输电线路危害鸟种类型,构建了20类鸟种数据集,根据样本分布实验结果,选择最优的分布比例,针对输电线路部分小型密集目标的漏检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归门控卷积模块的多尺度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5算法上引入g~nConv递归门控卷积,作为标准卷积的增强替代方案,使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高阶的空间交互,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然后将SIoU损失函数代替CIo U损失函数,增加了向量角度的考虑,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后在目标检测模型中通过P2层特征引出小目标检测头,增强网络对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训练,提升识别算法对密集小目标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m AP@0.5可达96.9%,比原始模型提升了2.3%,m AP@0.5:0.95可达60%,与同样增加检测头的不同深度模型对比,在平均精度均值方面优于其他模型,并且有效增强了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
为了使模型的计算速度和检测精度达到平衡,保证实时检测,设计了Ghost C3模块,将卷积网络替换成Ghost Bottleneck,以此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损失,提升模型的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复杂环境下目标遮挡的问题,在轻量化模型YOLOv5中融入CBAM注意力机制,实验证明,将CBAM添加到主干网络及Neck端的卷积网络后,可以使模型达到最佳的检测效率。根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m AP@0.5为96.7%,比原始模型提升了2.1%,m AP@0.5:0.95为59.0%,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为3.8M和8.5GFLOPs,比原始模型降低了46.25%和47.2%,检测速度为161FPS,比原始模型提升了14FPS。将改进模型与其他轻量化模型进行精度、参数量和计算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检测精度和参数量的综合效果最好。实验的可视化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模型对遮挡目标的漏检情况有明显改善,提升了模型对遮挡目标的关注度,改善了识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