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输电线路小部件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多尺度特征融合
嵌入式实现
摘要:
输电线路小部件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风雨侵蚀、电气放电、外力破坏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脱落、锈蚀、碰撞等不同程度的缺陷,失去正常功能并引发潜在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在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排除输电线路小部件缺陷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巡检场景需求,针对输电线路防震锤、螺栓、挂环和挂板四种小部件进行缺陷检测算法研究及嵌入式实现,实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信息化巡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小部件缺陷检测没有公开数据集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采集、分析和增强构建了输电线路小部件缺陷检测数据集。首先,采用无人机对不同场景下的输电线路小部件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小部件目标进行筛选分类,构建原始数据集。其次,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缺陷样本不足。然后,采用一系列数据增强技术和SAM大模型生成缺陷样本,解决缺陷样本不足的问题。最终构建的无标签数据集包含11个类别96953个目标,水平框标注数据集包含11个类别28461个目标,旋转框标注数据集包含3个类别8240个目标。
(2)针对复杂场景下多尺度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预处理和异构特征金字塔网络的输电线路小部件缺陷检测算法CHNet。首先,设计了一种认知预处理网络CPNet,通过GShuffle模块增强目标响应并减弱复杂背景的影响。其次,设计了一种异质特征金字塔网络H-FPN,通过多对一的映射关系获取尺度范围更广的特征图,实现高质量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然后,设计了一种快速比例交并比F-PIo U计算定位损失,提高了回归过程中目标框对几何因素的敏感性。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达到95.27%,检测速度为34帧/秒,且对复杂场景下的多尺度目标友好。
(3)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精度和算法的泛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注意力和半监督学习的输电线路小部件缺陷检测算法SPTNet。首先,设计了一种融合稀疏注意力的异构金字塔网络SH-FPN,通过稀疏注意力模块SATT来避免小目标语义细节信息的退化。其次,采用了一种伪标签分配策略PDS,使用两个阈值将伪标签分为可靠伪标签和模糊伪标签,并设计软损失处理模糊伪标签。然后,采用了一种训练迭代适配机制TIAM,通过引入域自适应和分布自适应方法,减轻对有标签数据的过度拟合。此外,设计了一种切片辅助机制,通过辅助训练和检测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小目标的检测精度。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达到97.11%,且对小目标友好。
(4)应企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目标框的输电线路防震锤缺陷检测算法OBBNet。首先,采用了长边定义法,通过五参数形式及180°的角度范围避免边的交换性问题发生。其次,采用了一种环形平滑标签CSL,将角度回归的形式转换为角度分类的形式并解决了角度的周期性问题。然后,设计了一种角度损失函数来衡量角度预测误差。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达到98.25%,且能够精准定位防震锤缺陷目标。
(5)将设计的SPTNet算法模型和OBBNet算法模型进行嵌入式实现。考虑模型推理运行成本高和硬件资源受限,设计了模型剪枝和模型量化方法,并在企业提供的智能模块XY6762CA-C上进行模型的嵌入式移植。测试结果表明,移植的模型能够完成输电线路小部件的缺陷检测,SPTNet算法模型和OBBNet算法模型在嵌入式端的精度分别达到了91.23%和92.25%,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