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
绝缘子覆冰监测
覆冰类型
覆冰状态参数
图像诊断
摘要:
架空输电线路在跨越复杂地形区时,受持续低温凝冻极端天气的影响易覆冰。严重覆冰会导致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的电气性能急剧下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高纬度寒冷国家和地区的电网常因大气覆冰遭受巨大损失,我国是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易覆冰区段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人工观测和巡检的难度大。因此,发展可靠、精准、高效的图像诊断技术对于监测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状态并制定有效的防冰抗冰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关注雨凇和混合凇等危险覆冰类型频发的中国南方地区,依托电网公司实际运行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监测图像和数据,系统研究了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状态的全自动、高精度、细粒度图像诊断技术。本文建立了绝缘子覆冰监测图像数据集,提出了绝缘子及其覆冰类型和无冰状态的图像识别方法,针对图像中绝缘子串覆冰厚度的量化表征提出了图像轮廓面积及计算方法,针对绝缘子覆冰位置和形态的精细分析提出了图像伞形参数及计算方法,聚焦雨凇这一最危险覆冰类型的状态评估提出了图像冰凌形态参数及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1)构建了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监测图像数据集。人工标注了23.6万多张覆冰监测图像,设计并建立了分类分级的图像数据集,统计研究了绝缘子监测图像的采样间隔和数量分布,发现覆冰监测图像的数据分布呈时空聚集性、类间极不均衡、数量大但价值密度低等特点。该数据集为绝缘子覆冰状态图像诊断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2)提出了基于弱监督迁移学习的绝缘子及其覆冰类型识别方法。通过三阶段迁移学习方法训练图像识别模型,实现了绝缘子及其雪、雾凇、混合凇、雨凇等自然覆冰类型和无冰状态的准确识别;基于弱监督学习研究了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用伪标注代替了人工标注,提升了图像标注效率,实现了图像识别模型优化;分析了可视化图像多维度特征、覆冰类型识别准确性和模型弱监督学习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泛化能力。该方法为绝缘子及其覆冰类型的远距离、非接触式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3)提出了基于图像轮廓面积的绝缘子串覆冰厚度计算方法。结合Grab Cut、图像去噪和增强算法,研究了无冰图像矩形分割和覆冰图像模板分割方法,实现了不同型式、覆冰类型和覆冰程度绝缘子图像的自动分割;提出了图像轮廓面积及其覆冰后相对覆冰前变化率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绝缘子串轴向和周向覆冰厚度的综合量化;将自动计算的轮廓面积变化率与人工计算值、基于力学监测的拉力监测值和等效覆冰厚度进行对比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绝缘子串覆冰厚度的图像监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4)提出了基于图像伞形参数的绝缘子覆冰形态定位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和计算图像轴线与其两侧轮廓点的相对位置,研究了将图像转换为可量化轮廓线的方法;对轮廓线峰谷特征进行了提取和分析,自动定位绝缘子的图像伞檐、伞根和伞单元等关键区域;提出了绝缘子图像伞伸出、图像伞间距、图像伞轮廓长、图像伞檐-伞根距共四类图像伞形参数及其覆冰后相对覆冰前变化率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绝缘子串及其伞单元多种覆冰类型、分布和程度的精准评估。
(5)提出了基于冰凌形态参数的绝缘子雨凇覆冰状态评估方法。考虑了多视角、多材质绝缘子的雨凇形态特征,基于轴向梯度分布实现了多视角图像伞单元自动定位,基于周向梯度和矩形拟合研究了伞单元最长冰凌和绝缘子串冰凌带自动检测方法;提出了绝缘子串及其伞单元图像冰凌分布和图像冰凌桥接程度共两类冰凌形态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与人工计算值进行一致性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定位、定量诊断绝缘子雨凇覆冰均匀性和桥接状态的准确性。
本文研究成果丰富了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图像监测技术手段,为自动精准诊断绝缘子覆冰状态提供了新的参数和方法。所提方法配套开发的程序软件正部署或试点应用于电网公司覆冰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