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党史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
中共党史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国人从救亡图存到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史,当中蕴含着高中思想政治课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具有塑造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的重要教育价值。作为开篇之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容与党史密切关联,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党史上的重要事件、杰出人物与伟大精神讲授理论知识,契合课程实施需要与时代发展要求。目前,受诸多因素限制,党史教育实践仍存在不足之处。笔者立足现代教育理论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教育调研结果和课堂观摩思考,尝试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过程中党史教育的优化对策。
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党史教育运用概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场景阐释党史教育内涵及时代特征,明晰开展党史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教学结合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教学结合分析。首先,依托三个教育学理论,明确政史融合教学的内在逻辑。其次,梳理党史与教材文本的关联内容,以此找准政史融合教学的交汇点。最后,从课标要求、课程要求以及时代要求三个角度分析政史融合教学的重要价值。
第三部分基于对党史教育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把握,分别调查两所中学党史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得知当前党史教育的开展初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史教育的开展不务实,党史素材的选用不妥当,活动教学的落实不充分,教学评价的实施不完备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剖析原因,推动化解党史教育现实困境。
第四部分是党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化对策。包括四个维度:学校保障党史教育融入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加强党史资源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同并践行党史精神、完善党史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诠释上述研究观点,选定教材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教学设计。笔者结合实习学校现实情况,力求彰显和深化地方党史教育特色,以“初心百年——荆楚儿女的复兴情愫”为议题对党史教育的开展进行具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