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博物馆社会化
视觉信息系统
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体系
摘要: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是对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继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产业、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相关政策。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其社会职能自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即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博物馆,在收藏、研究、教育等基本功能之上,增强了服务功能,以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率服务于社会,具体体现为:针对博物馆社会化环境下受众需求,博物馆信息设计由原来单一的展陈设计发展到现在多媒介、多功能、多范围的视觉信息系统设计,新形式、新需求需有新的认识来解决设计所面临的新问题,此为选题缘由。为什么要将博物馆与社会化联系在一起来讨论视觉信息系统出现的设计问题呢?原因有二:第一,个体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历程,因此,个人成长与社会化之间,博物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人聚成群,结成社会,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博物馆视觉信息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业已成为人们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来源,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因此本文以当今博物馆社会化环境下的视觉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服务展开研究,试图探寻视觉信息系统如何满足公众需求,更有效服务公众;如何更好体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处理好“视觉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公众提供更全面更详细更人文的服务。研究中,首先点明写作缘由,并结合社会发展环境,解读政治社会化之下国家政策对博物馆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发展方向及规划,分析当下博物馆功能的演进,即社会服务功能的出现。其次剖析基于博物馆文化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信息组织社会化对服务功能的影响,探讨在对服务功能影响之下的视觉信息系统(展览说明、服务系统、导向系统)应如何展现。再次从博物馆社会化环境对个人或群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动性出发,提出当今视觉信息系统设计应重视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及双向交互的学习方式,在人与博物馆互动中进行无意识的社会化。最后,在对服务体系、服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归纳影响博物馆视觉信息系统设计的社会因素。通过以上对博物馆社会化的层层剖析,分析视觉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发挥其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