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记忆
地方感
想象
刘氏庄园
摘要:
刘氏庄园博物馆(以下简称“刘氏庄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东南片区,是展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历史博物馆,承担着保存社会记忆与记载地方文化的使命。近年来,媒体对地方文化的转载、误传甚至不实报道,特别是由于叙事视角、意图主导下的记忆扭曲、拼接和缺失现象成为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旅游学等交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有鉴于此,聚焦社会记忆与地方感的关联性问题,采用实证研究设计,基于游客凝视,以刘氏庄园为研究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揭示社会记忆、地方感和想象的特征,阐明社会记忆、地方感和想象的认知结构关系,反思博物馆文化旅游对中国近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的唤起和建构,取得如下结果和认识:第一,“陪同他人参观”、“长辈”、“好友”是游客对刘氏庄园主要的记忆渠道,“宣教活动”、“单位组织”、“单独参观”排名靠后,说明刘氏庄园的文化宣传还比较薄弱。“收租院泥塑”、“刘文彩的贴金龙抱柱大花床”、“刘文彩公馆”等社会记忆测试项具有较高的评分,但“福特汽车”、“助长鸦片的故事”等评分较低,表明博物馆叙事方式缺乏创新,对游客吸引力小。“破坏难过”、“最重要”、“更值得来”这3项地方感题项评分排名靠前。其中,“如果这里遭到破坏,我会难过”题项的评分最高,表明游客非常关注研究案例的保护问题。“许多回忆”、“特别意义”、“特别感情”3项排名垫底,表明地方感受游客对刘氏庄园了解程度的影响。“痛恨旧社会”排名垫底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时间久远,限制了对“旧社会”的想象。第二,“文物和故事”、“泥塑”、“庄园建筑”是游客对刘氏庄园主要的社会记忆。“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是刘氏庄园地方感的2个主要维度。想象包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3个层面;“社交和作品”是游客最容易获取记忆的有效渠道。第三,社会记忆对地方感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地方感间接对想象产生正向影响,由此说明游客对刘氏庄园社会记忆的强弱会影响地方感建构,同时社会记忆可以通过地方感的增强间接强化游客的想象。综上,聚焦刘氏庄园社会记忆与地方感的关联性问题,突破现有社会记忆测量瓶颈,揭示社会记忆与地方感关联度特征,反思博物馆文化旅游对中国近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的唤起和建构,相对于已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重视文化旅游体验,加强博物馆叙事,丰富导览信息,优化解说系统,加强新媒体宣传营销,策划文创旅游产品等提升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水平的策略,有望为刘氏庄园叙事和地方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国内同类型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由此凸显出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