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
新公共服务理论
问题
对策
摘要:
当前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博物馆数量迅猛增长,国家对于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支出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吸引着人们目光的今天,部分博物馆在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社会教育课程质量堪忧、展览内容千篇一律、教育课程受众不足等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术界涌现出一批与博物馆相关的研究,很多侧重于策展形式、展品解说、人员培训等,论述博物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物品理论、SECI知识转化模型,对F馆社会教育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探讨其社会教育内容是否能够很好地发挥教育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合、归纳,以及对F馆实地考察、对周边社区居民和普通民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期待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博物馆在社会教育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当前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社会教育项目形式单一,与观众的期待不符;二是服务设施待改善,观众反馈渠道不畅;三是与周边社区联动少,公众参与性差;四是馆校合作课程输出形式单一,知识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资金不足、场地有限、宣传途径匮乏、行业内沟通平台不畅、员工能力不足等。在总结国内外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项目案例经验后,从博物馆资源共享、博物馆教育活动体验效果,博物馆服务设施、社会教育课程开展形式、以及学校、社区合作等多层面展开论述,提出相关建议,即: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能力、教育重心由物转为人、强化多主体合作、扩大博物馆社会传播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