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病毒
肺炎支原体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前后儿童肺炎支原体(MP)和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病毒谱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ARTI预防策略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年至2022年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童ARTI病例,分析患儿的MP和常见急性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共纳入患儿15485例。<1岁为婴儿组(3213例,20.8%),1~5岁为学龄前期组(9186例,59.3%),6~14岁为学龄期组(3086例,19.9%)。腺病毒(ADV)、乙型流感病毒(IVB)和MP在疫情后阳性率大幅降低(P<0.05),疫情前阳性率最高的病毒是ADV(18.5%),其次是MP(16.1%)、甲型流感病毒(IVA)(15.3%),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后阳性率最高的病毒是IVA(16.1%),其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MP性别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阳性率,P<0.05),其余病毒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疫情前ADV阳性率最高的为学龄前期组(21.6%),其次是学龄期组(1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后学龄前期组(6.7%)与学龄期组(3.9%)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无论在疫情前后,阳性率最高的均为婴儿组(疫情前21.0%,疫情后24.3%)。IVA无论疫情前后,阳性率最高的均为学龄期组(疫情前23.0%,疫情后30.5%)。IVB在疫情前阳性率最高的为学龄期组(8.4%,P<0.05),疫情后各年龄分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无论在疫情前后,阳性率最高的均为学龄期组(疫情前32.4%,疫情后7.3%;P<0.05);疫情前ADV、IVB常在春、夏季流行,疫情后出现散发状态,无明显流行季节。IVA疫情前常在冬季高发,而疫情后除了冬季,也出现了夏季流行的特征。结论COVID-19后儿童ARTI常见于学龄期儿童,RSV则以婴儿最为常见,女童为MP易感人群。ADV、IVB、MP在疫情后阳性率大幅降低,RSV和IVA是疫情后较为常见的儿童ARTI病毒。ADV、IVB在疫情后出现散发状态,无明显流行季节,而IVA则出现了多季节流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