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证候
证素
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COVID-19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研究COVID-19临床表现特征、证素及证型分布情况和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为中医药辨治COVID-19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选取2020年01月17日至2020年03月0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住院的符合COVID-19诊断标准的患者106例,从医院病历系统及检验系统中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刻下症、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使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进行简化权值计量,最终得到病位、病性证素诊断。通过对已诊断的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归纳总结证素组合规律并对每一类别进行证型命名。对不同证型间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性检验。
2.选取上述符合COVID-19诊断标准且相关资料完整的患者106例,从医院检验系统中收集患者入院48h内所检测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使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不同证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性。
结果:
***-19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部分
1.1在一般资料上,106例COVID-19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6,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87岁,平均年龄54.75±13.04岁。中年人占比最高,老年人次之,青年人占比最低,三个年龄段分布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基础性疾病者48例(45.28%),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多见。所有患者均有湖北省居住史,其中以武汉居住史为主。最短住院天数为3天,最长住院天数为49天,住院中位天数为14.5天。
1.2在临床表现特征上,106例COVID-19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精神欠佳、乏力,其次为胸闷、喘气、咳痰、纳差、睡眠欠佳、全身酸痛及腹泻等,少数患者可有气短、心慌、胸痛、恶心、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表现。主要舌象为舌红、舌淡,苔黄、苔薄白、苔白,以及苔腻。
1.3在中医证素分布上,106例COVID-19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为肺、表、脾、心等,病性证素主要为热、湿、痰、气虚等。
1.4在中医证型分布上,106例COVID-19患者主要证型为肺热炽盛证(47例,占比44.34%)、肺脾气虚湿困证(32例,占比30.19%)和痰热壅肺证(27例,占比25.47%)。
1.5三种证型间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流行病学史及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9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部分
2.1 106例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可见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以淋巴细胞计数(93例,占比87.74%)、CD3+T淋巴细胞计数(65例,占比61.32%)、CD4+T淋巴细胞计数(63例,占比59.43%)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56例,占比52.83%)下降为主。
2.2三种证型COVID-19患者CD3+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痰热壅肺证>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其中肺脾气虚湿困证分别与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具有显著差异(P<0.05)。
2.3三种证型COVID-19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痰热壅肺证>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其中痰热壅肺证分别与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具有显著差异(P<0.05)。
2.4三种证型COVID-19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痰热壅肺证>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其中痰热壅肺证分别与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具有显著差异(P<0.05)。
2.5三种证型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肺脾气虚湿困证分别与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结果经过FDR校正后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能是样本量偏少所致,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后再行统计研究,本次研究对三种证型间淋巴细胞计数不作出差异性结论。
2.6三种证型COVID-19的B淋巴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9属于中医学“湿热疫”范畴。
***-19病位主要在肺,其次为表、脾、心;病机特点主要为热、湿、痰、气虚。
***-19临床表现以肺系及脾系表现为主,其中发热、咳嗽、乏力是典型表现。
***-19证型有肺热炽盛证、肺脾气虚湿困证和痰热壅肺证。
***-19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总体降低,尤其是CD3+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这些指标水平越低,提示患者免疫水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