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数据挖掘
病因病机
用药规律
摘要:
1.研究目的通过对近三年(2020-2022)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总结全国七大地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及其变异株的临床表现,研究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总结全国不同地域治疗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2.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间有关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文献,其中新冠肺炎变异株相关文献截止至2022年7月30日,筛查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将患者基本信息、所属省市、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临床分型、方剂、中药等原始数据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结合文献研究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3.0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卡方检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依据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分区归纳与总结新冠肺炎不同地区和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特点、病机演变以及用药规律。3.研究结果纳入94篇文献,总涉及病人11766例,其中有不同临床分型临床诊疗文献12篇,新冠病毒变异株诊疗文献12篇,中医方剂及中药信息的文献27篇。(1)不同地区临床表现通过对七大区新冠肺炎临床表现的分区统计,各区新冠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舌质多见红舌、淡红舌、胖大舌、齿痕舌,舌苔多见白苔、腻苔、薄苔,脉象多见数脉、滑脉和细脉。除此外,各区临床也存在一些差异,各区症状均与华中地区比较,具体差异为:华北地区咽痛明显,而咳嗽、咳痰等肺系症状和乏力、出汗、气短等全身症状较轻,舌质以红舌、暗红舌为主,舌苔多见白苔、黄苔和腻苔,脉象多见滑脉、濡脉和弦脉。东北地区纳差、恶心、腹胀等脾胃系症状,咳嗽、咳痰等肺系症状,畏寒、鼻塞等表证症状明显,胸闷、乏力、干咳较少见,舌质多见淡白舌、绛舌、胖大舌、齿痕舌、裂纹舌等,舌苔多见白苔、薄苔、腻苔,脉象多见滑脉和濡脉。西北地区乏力和气短明显,舌质多见暗红舌和绛舌,舌苔多见腻苔,脉象多见濡脉。西南地区口干、咳嗽以及干咳明显,舌质多见淡白舌、淡舌、裂纹舌、胖大舌,舌苔多见白苔、薄苔,脉象多见数脉、滑脉、细脉。华南地区干咳和头晕头痛等头部症状明显,舌质多见绛舌、瘦薄舌、嫩舌,舌苔多见白苔,脉象多见数脉、滑脉。华东地区发热、出汗、口渴明显,舌质多见淡舌,舌苔多见白苔、黄苔、薄苔和腻苔,脉象多见数脉、滑脉、濡脉。(2)不同分型临床表现轻型新冠肺炎可见低热或不发热、乏力、咳嗽、干咳,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薄白,脉濡或滑。普通型新冠肺炎可见低热或中高度热、乏力、咳嗽、咳痰、胸闷、不寐、咽痛、咽干、恶心、呕吐、便溏,舌体胖大,舌质淡红或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可见大热、烦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恶心、呕吐、神昏谵语、喘憋气促、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汗出肢冷、乏力、舌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或沉细数,或浮大而数。轻型、普通型、重型的临床表现呈现了病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与普通型相比,轻型多表现为低热、干咳和咳痰等,舌质多见齿痕舌,舌苔多见白苔、薄苔,而胸闷、不寐等心系症状,纳差、恶心、呕吐、便溏脾胃系症状和咽痛、咽干等津液代谢异常等症状较少。与普通型相比,重型多见中度热、高热,乏力、汗出和气促明显,舌质多见齿痕舌、裂纹舌,舌苔多见润苔、燥苔,滑脉、数脉、细脉、沉脉比普通型多见。除此外,重型可见到大热烦渴、神昏谵语、痰中带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抽搐、汗出肢冷等症状。(3)不同地区新冠病毒变异株临床表现新冠病毒变异株临床表现可见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咽痛、胸闷、鼻塞、纳呆、恶心等,舌红或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滑、沉细或浮紧。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多见咳嗽、咳痰等肺系症状,纳差、大便异常等脾胃系症状和口渴、口苦等津液代谢异常症状,舌质多见绛舌、青紫舌、淡白舌,瘦薄舌及齿痕舌,舌苔多见白苔、滑苔和少苔;华南地区多见乏力、发热、纳差,舌质多见淡白舌、瘦薄舌、嫩舌,舌苔多见白苔;华东地区多见鼻塞、鼻涕等表证症状,舌苔多见薄苔,脉象多见浮脉和濡脉。(4)不同地区用药规律新冠肺炎治疗用药以辛苦并重或辛苦甘合用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和胃经,其中高频用药主要包含为补虚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具体药物为党参、人参、黄芪、茯苓、薏苡仁、广藿香、苍术、苦杏仁、连翘、金银花等。基于不同地区高频用药关联分析结果,常见药对有“茯苓-党参”“薏苡仁-党参”“知母-黄芩”“生石膏-苦杏仁”“茯苓-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厚朴”“厚朴-豆蔻”等;三味药之间关联性较强的组合有“冬瓜子-桃仁-芦根”“葛根-大枣-生姜”“黄芩-柴胡-半夏”“茯苓-陈皮-半夏”等。基于不同地区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