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汇率风险
外汇衍生品
跨国公司
外汇风险管理
摘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受国际化的影响,特别是从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波动幅度不断加大,预期不再是以前的单向变动,而是双向波动。跨国公司正处于不断推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从事海外经营将会面临很大的外汇风险。当前,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冲击。由于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其对中国汇市产生的影响也会持续很长时间,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更多的拖累,进而影响投资者预期,加大汇市震荡,使得国内跨国企业经营风险与挑战进一步加大。对于国内跨国企业,做好汇率风险管理,运用好外汇衍生品工具,锁定财务成本,平滑现金流,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发展来讲至关重要。本文把重点放在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外汇衍生工具的应用上,从跨国公司自身经营特点出发,以外汇风险和外汇衍生工具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对外汇市场现状、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影响机制和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冲击效应进行研究,利用规模经济、财务困境、流动性、增长机会和风险敞口等理论假说,对跨国公司使用外汇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与相关变量变动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其次,根据行业和规模的不同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影响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因素的差异。本文选取111家在2017年之前已经上市的跨国公司进行分析,使用半年度数据,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前三年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对比分析;从企业规避风险的角度,微观探讨影响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从而管理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挖掘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对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产生冲击。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分段、加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交互项进行混合回归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影响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因素只有企业规模、海外业务量和成长状况,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则有公司规模、资本结构、海外业务量、盈利能力、流动性、成长状况、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国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决策产生了正向冲击。再其次,公司规模对外汇金融衍生品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地发生而削弱。而海外销售额/总销售额的比例和研发支出/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对外汇金融衍生品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而增强。最后就是,对于制造业跨国公司来说,影响跨国公司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因素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资产规模、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和投入资本回报率;对于批发和零售业跨国公司来说,影响其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因素只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不是影响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的主要因素,企业会更关注于内部指标的变化,比如资产规模、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研发支出占总营业业务收入的比例和投入资本回报率。大规模跨国公司相对于中小规模跨国公司,研发支出总营业业务收入的比例和营业利润增长率是其关注重点,而中小规模跨国公司会关注营业收入增长率。通过这些结论,进一步总结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跨国公司运用外汇金融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所考虑的重大方面并提出建议。使跨国公司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一定的预判能力,进一步考虑使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所考虑的因素,使跨国公司能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