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治疗方
数据挖掘
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研究2019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组方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关联规则找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成分、基因对应关系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并对共同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与通路分析,研究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结果:178首处方的168味中药分析得到两个核心药物组合:麻黄、苦杏仁、石膏及甘草,人参、附子及山茱萸,对两个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两个药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别有93及38个交集基因。由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麻黄药组中,槲黄素、木樨草素、山柰酚、柚皮素、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参药组中人参皂苷、山柰酚、β-谷甾醇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麻黄药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交集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抑制蛋白p53、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白细胞介素-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细胞因子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发挥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人参药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交集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TNF、IL-1β、AKT1、JUN、一氧化氮合酶3、血红素加氧酶1、干扰素γ、RELA癌基因、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HSP90AA1)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膜筏、细胞因子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发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及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从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论麻黄药组还是人参药组,都通过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通路、坏死性凋亡、癌症的转录失调通路、糖尿病性心肌病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发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