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
心血管
随访
摘要:
目的采用CT检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1年后随访时的心血管各参数进行测量及分析,初步探索COVID-19对心血管参数的短期及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3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及1年后随访时均接受胸部CT检查,测量5项心血管影像学参数:心胸比、肺动脉主干直径、升主动脉主干直径、下腔静脉短径及腹主动脉短径。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6)和重度组(n=6),并组间分析比较入院时、出院时及1年后随访时5项心血管影像学参数。结果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随访1年后的升主动脉干直径为(35.37±4.46)mm,显著高于入院时[(32.56±5.14)mm]及出院时[(32.27±5.6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下腔静脉短径为(17.62±3.28)mm,显著低于入院时[(18.91±3.60)mm],1年后随访时为(19.81±2.80)mm,则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时腹主动脉短径为(22.72±3.39)mm,显著高于入院时[(21.89±3.30)mm]及出院时[(21.22±3.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及重度组的心胸比、肺动脉主干在入院时、出院时及1年后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及重度组的升主动脉主干、下腔静脉短径及腹主动脉短径在入院时、出院时及1年后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胸比、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主干、下腔静脉短径在轻度组及重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腹主动脉短径在轻度组及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在出院时后肺动脉主干持续扩张,1年内无明显恢复;升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在出院时后出现下降,1年后部分恢复。轻度患者的多个心血管参数优于重度患者。胸部CT检查可作为COVID-19患者心血管动态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