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自贡市
结核病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前(2018.01-2019.12,疫情前)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后(2020.01-2021.12,疫情后)四川省自贡市的结核病(TB)发病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自贡市结核病发病情况及特征,并对疫情前后结核病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自贡市结核病发病的影响。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中心》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登记为结核病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电话或登门随访获取病例资料,同时从《自贡市统计年鉴》中获取同期自贡市常住人口资料。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四川省自贡市中所报告的结核病情况,包括不同人口学资料下的结核病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导致的利福平耐药、治疗历史、就诊延迟、预后等情况,相关实验室数据源自自贡市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的项目检测登记。
结果: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四川省自贡市所出现的结核病病例共有5289例,四年的常住人口共为1006.6万人,2018年至2021年四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为52.54/10万。疫情前后的肺结核发病率分析:疫情后自贡市肺结核病发病率出现了显著降低(X2=7.227,P=0.002)。各区县结核患者差异分析显示仅自流井区,由疫情前369例增至疫情后394例(X2=7.227,P=0.007)。疫情前后的肺结核发病月度分析:大多数月份疫情后结核病发病人数较疫情前有所减少,但在9月、12月结核病人数出现了异常增加(9月P=0.001,12月P<0.001)。疫情前后性别差异分析:疫情前2799例,其中男性2051例,女性748例;疫情后2490例,其中男性1981例,女性509例(X2=57.406,P<0.001)。疫情前后年龄差异分析:35~59岁组疫情前后的发病人数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037,P=0.001),而其他年龄段疫情前后的发病人数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疫情前后不同职业疫情前后差异分析:工人、民工及农民群体,餐饮及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职业群体的结核病发病人数在疫情前后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学生及儿童、医务人员、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和教师群体的发病人数在疫情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疫情前后痰培养和Gene-Xpert检测阳性率:疫情前常规痰培养法检出597例阳性病例和2116例阴性病例,疫情后,阳性病例数减少至445例,阴性病例数减至1968例(X2=9.794,P=0.002),疫情前Gene-Xpert检测出118例阳性病例和234例阴性病例,疫情后,阳性病例数增加至569例,阴性病例数增加至1870例(X2=16.680,P<0.001)。疫情前后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分析:疫情前有2742例患者对利福平敏感,疫情后减少至2450例;疫情前有57例患者对利福平耐药,疫情后减少至40例(X2=1.125,P=0.289)。疫情前后结核患者治疗史差异分析:疫情前2799例,其中初治患者2639例,复治患者160例;疫情后2490例,其中初治患者2311例,复治患者179例(X2=9.525,P=0.023)。疫情前后患者就诊延迟的情况分析:疫情前2799例,其中有就诊延迟情况的患者为1877例(67.1%);疫情后2490例,其中有就诊延迟情况的患者为1637例(65.7%)(X2=0.966,P=0.326)。疫情前后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的构成情况和合并症情况:除消化系统结核外(P=0.015),其他类型结核病的构成比例在疫情前后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糖尿病(P<0.001)和尘肺(P<0.001)的合并症在疫情前后比例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HIV(P=0.937)和精神疾病(P=0.306)的合并症比例在疫情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疫情前后结核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完成疗程的患者数显著减少,而治愈率显著增加,治疗失败和其他预后结果的变化也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治疗失败X2=4.542,P=0.033,其他X2=7.120,P=0.008),而非结核死亡和结核死亡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自贡市结核病发病影响是明显的:疫情后结核病发病率显著降低,但自流井区病例数不降反增;性别差异显著,疫情后女性发病比例降低;年龄以35~59岁组减少明显。工人、民工、农民及服务业人员等职业的发病数居多。痰培养和Gene-Xpert检测阳性率均有所下降。复治患者比例上升。就诊延迟情况无显著变化。结核病类型构成稳定,但糖尿病和尘肺合并症显著增加。完成疗程患者数减少,但治愈率显著提升,治疗失败和其他预后结果变化显著,而非结核与结核死亡无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