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植被变化
径流变化
水热耦合
归因分析
摘要: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和剧烈的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自然界的整个水文循环系统中,径流起到了主导作用,且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和突变性等复杂特征。研究表明,径流过程不仅受到降水、潜在蒸散发等气象因子的直接影响,而且受流域下垫面特征(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的间接调控。在全国尺度下开展进行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及复杂地理环境下的水循环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1982-2016年的水文气象数据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及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原理分析了中国218个三级流域植被与径流的时空演变规律,定量评估了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植被变化及归因分析。研究采用Sen+Mann-Kendall、变异系数、偏相关系数、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域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82-2016年全国年平均NDVI呈稳步增长趋势,总体增长了7.76%。NDVI呈显著增长的流域有89个,占比达到了41%,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区。NDVI对各气象因子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降水和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较高,与潜在蒸散发的偏相关系数较低,黄土高原地区部分流域的NDVI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残差分析结果显示,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但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两者对植被变化的贡献分别为56.26%和43.74%。
(2)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和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原理,通过计算径流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参数n的弹性系数量化各因子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并进一步根据NDVI与下垫面参数n的拟合关系分析植被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潜在蒸发和下垫面参数n呈负相关,且径流对降水的敏感性高于对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变化的敏感性,降水每减少1%,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参数n每增加1%,径流深分别减少1.54%,0.54%和0.98%。降水和下垫面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降水主导的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下垫面主导的区域集中在西北内陆河流域,且降水是引起全国径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垫面参数n与NDVI的拟合结果显示,西北内陆河流域下垫面参数n与NDVI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利用弹性系数法和复合链式求导法则求得径流对NDVI的弹性系数平均值为-1.02,即NDVI每增加1%,径流深减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