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野罂粟
外泌体
Ccl11
肺与大肠相表里
摘要: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肺、肠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两者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预测肺肠组织间进行信号传递的可能途径。以肺/大肠归经药物野罂粟为工具,观察野罂粟含药血清处理后肠结构来源外泌体对肺结构细胞以及肺结构来源外泌体对肠结构来源细胞的相互调节作用,探讨野罂粟通过外泌体实现肺肠相互调节的信号传递机制,进一步验证前期动物实验的结果,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提供现代科学阐释和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UC动物模型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肺肠组织间具有相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筛选出来的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运用PCR法验证给予野罂粟处理前后UC模型肺肠组织中Ccl11、Car1的表达。采用细胞实验验证前期动物实验的发现。首先,分别将肺上皮细胞(A549)和肠上皮细胞(Caco-2)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L4/IL13作为刺激因子,通过差速高速离心法提取A549和Caco-2两种细胞有刺激和无刺激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外泌体的形态,纳米粒子追踪分析仪(NTA)检测外泌体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对提取的外泌体进行鉴定,明确A549和Caco-2两种细胞在炎性因子刺激前后外泌体分泌量的变化;其次,按照每100g体重每天0.054g生药给予SD大鼠野罂粟总提物,灌胃给药14天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野罂粟含药血清,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制备空白血清;最后将A549和Caco-2分别与Caco-2和A549来源有刺激/无刺激外泌体以及野罂粟含药血清、空白血清进行共培养,通过CCK8法测定野罂粟含药血清对A549和Caco-2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cl11特异性受体CCR3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统计结果显示,UC模型中,肺肠组织间具有相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9个,其中36个上调基因,13个下调基因;肺肠组织间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物过程调节、质膜等,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肺肠组织间的核心基因为 Tlr2、Mmp10、Il1r2、Cxc16、Pla2g2a、Fcgr1a、Nos2、Alox15、Tlr1、Ccl11、Cd163、Camp。通过透射电镜(TEM)可以观察到A549细胞和Caco-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均呈现出清晰的茶托样结构,纳米粒子追踪分析仪(NTA)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平均粒径为90.2nm,Caco-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平均粒径为120.2nm;细胞实验的结果显示,野罂粟含药血清对A549/Caco-2细胞的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肠结构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Ccl11介导的信号通路对肺结构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在肺肠间存在外泌体介导的远程相互作用。野罂粟可能通过肠组织外泌体介导Ccl11相关信号通路调控肺组织间的信号应答。本研究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