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摘要:
目的目前,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DBE)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本研究旨在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适应症,评估DBE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DBE检查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适应症、内镜检查结果、干预措施、并发症等。根据患者的年龄,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根据患者最常见的两种适应症,分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组和腹痛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内镜发现、干预措施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纳入614例患者,累计进行了692次DBE检查(632次诊断,60次治疗)。其中536人接受了单向检查(228人经口,308人经肛),78人接受了双向检查(经口和经肛)。最常见的适应症为OGIB(43.65%)和腹痛(37.95%)。OGIB患者的总检出率(70.90%)高于腹痛患者(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OGIB患者中,最常见的小肠病变为糜烂/溃疡,其次为占位/肿瘤、粘膜炎性改变。在腹痛患者中,最常见的小肠病变为粘膜炎性改变,其次为糜烂/溃疡、炎症性肠病。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9.62%和63.84%。在青年组中,最常见的小肠病变为粘膜炎性改变;在中老年组中,最常见的为占位/肿瘤和糜烂/溃疡病变。DBE共检出异常407例,检出率为66.29%(407/614)。最常见的阳性发现是糜烂/溃疡和粘膜炎性改变,各91例,占比14.82%(91/614)。小肠克罗恩病,多见于回肠,占比84.21%(16/19)(P<0.001)。糜烂/溃疡(n=72,79.12%,P<0.001)和粘膜炎性改变(n=70,75.27%,P<0.001)也多见于回肠。肿瘤(n=36,80%,P<0.001)、间质瘤(n=21,91.30%,P<0.001)、腺癌(n=9,90%,P<0.001)更常发生于近端小肠。血管性病变(n=12,70.59%,P=0.016)也更常发生于近端小肠。最多见的内镜下干预措施是息肉切除术和金属夹标记定位,其次是金属夹夹闭、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和止血水喷洒等止血和预防性止血治疗,以及异物取出术。5例(0.7%)发生DBE相关并发症,其中4例(0.6%)为诊断性手术,1例(1.7%)为治疗性手术。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均未发生院内死亡情况。结论DBE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特别是对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段和适应症患者的疾病谱略有不同。DBE也是治疗小肠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包括息肉切除、标记定位、内镜下止血、异物取出等多种治疗方式,为小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DBE相关并发症少,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技术。总的来说,DBE在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