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苦槐熏洗剂
肛门熏洗
肛肠疾病术后
湿热下注证
摘要:
目的:观察苦槐熏洗剂运用于常见肛肠疾病(湿热下注证)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探讨苦槐熏洗剂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22年07月~2022年12月,在本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于术后第1d开始采取干预措施,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苦槐熏洗剂、聚维酮碘溶液熏洗治疗,每日一次,共熏洗14天。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当日,熏洗第3d、7d、10d、14d疼痛、便血、肛缘水肿的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以熏洗第14d的效果作为总疗效进行评价。采用中医症状评分法量化积分,将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及检验分析。
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熏洗治疗前肛门疼痛、便血、肛缘水肿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2.术后疼痛比较:熏洗第3d、7d、10d治疗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熏洗第14d两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术后出血比较:治疗组熏洗第3d、7d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熏洗第10d、14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术后肛缘水肿比较:治疗组熏洗第3d、7d肛缘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熏洗第10d、14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42±3.445)天,对照组为(20.25±3.26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
6.熏洗第14d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痊愈率为66.67%,对照组痊愈率为52.08%,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更佳。
7.治疗组在熏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结论:苦槐熏洗剂在治疗肛肠疾病(湿热下注证)术后方面疗效确切,与聚维酮碘溶液相比,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及肛缘水肿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总体症状疗效,优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及皮肤过敏情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