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直接三维电容层析成像
多相流检测
环形空间
三维敏感场
摘要:
通过有效的检测技术监控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开采过程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转换效率,减缓能源危机。一些学者对圆形或方形空间热工过程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但环形空间同样应用广泛,如石油水平钻井、循环流化床环形炉膛等。因其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分布复杂,影响因素繁多,传感器难于布置安装,检测信号微弱,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环形空间应用场合,基于直接三维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对热工参数动态成像检测。二维ECT技术已比较成熟,但不能满足信息需求。间接和直接三维ECT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间接技术通过插值方法获得层与层之间的信息,已取得一定进展。直接三维技术可以呈现三维空间中任意位置的真实介电常数分布信息,仍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难题。首先,基于传统ECT技术建立了泥石流监测系统,提出了场测量方式的新型泥石流传感网络。对不同成像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并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对泥石流发生过程的影响,得出降雨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直接因素,坡度越大,越易发生沙石滑落,沙石比例为6:4左右时最易发生泥石流。在此基础上,采用直接三维ECT技术,设计了被测空间为环形的双螺旋结构传感器,并对其仿真建模,计算三维敏感场矩阵。选取不同位置极板间三维敏感场分布,得出相邻电极间呈单峰,内外管道相似位置相对极板间呈双峰,远距离相隔相对电极间呈四峰的结论。并对不同形状工质进行了仿真成像。搭建了直接三维ECT技术检测多相流实验台,并设计了硬件电路以改进该系统信噪比较低的缺陷。实验对介质三维成像,得到了精度较高的重建图像,能够识别介质横截面形状及位置分布,还可检测其轴向的相关参数,如流速及流动方向等,深化了多相流流动规律和流动特征,将来可移植到燃烧等各种热工过程的检测。本文采用了直接三维ECT技术,该技术可以同时得到径向和轴向的三维信息。改进了传感器布置,采用双螺旋型布置方式,能获得更加连续的三维图像。并实现了环形被测空间的场测量方式,验证了该技术应用在环形空间的可行性及优势,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