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塑料
抗生素
染料
重金属
水污染
吸附模型
摘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水环境中,最典型的污染物就是微塑料,微塑料结构复杂、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的特性导致了微塑料极易与环境中的其它污染物混合。典型污染物比如抗生素、重金属和染料等,也会对大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因此被水生物吸收之后难以消化,并通过食物链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污水和废水不仅会影响水体的质量和外观,而且会阻碍水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生。现阶段采用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氧化、电分解等,在这些方法中吸附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方法,因此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虽然染料、重金属、抗生素的吸附研究颇多,但学界对于微塑料的老化机理尚不明晰,同时对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仍缺乏研究。鉴于此,本文通过模拟室内紫外光老化法来制备老化PA微塑料,同时借助于粒度测定、SEM、BET、XRD等分析方法对微塑料老化前后进行表征,对于水中的典型污染物,如洛克沙胂(ROX)、酸性品红、重金属Cr等,主要借助于吸附等温线模型、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吸附研究,用以揭示PA微塑料在老化前后的吸附特性,以此为研究各种污染物附着于微塑料之上在环境中的转移行为提供依据,同时也验证了微塑料吸附机制的科学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SEM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经过老化后表面结构会发生变化,同时微观结构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同时微塑料经过老化后,其比表面积会减小,孔容与孔径也会变小;元素分析表明,老化后的PA微塑料的C、H、N的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含C量增加;粒度分析表明,老化后PA微塑料结构破坏,微塑料的平均粒径变小;FTIR分析表明老化后主要发生理化以及微观形貌结构的变化;XRD分析结果表明,紫外光的辐照没有改变微塑料的晶粒。(2)吸附模型显示PA对ROX的吸附以及解吸过程,均可以用拟二级模型较好的拟合,综合吸附量大致可得到,微塑料PA吸附ROX越多,解吸越多。从达到吸附平衡时间来看,老化PA对ROX的吸附速率远低于原始PA对ROX的吸附速率,说明老化过程降低了PA对ROX的吸附能力,另外还研究了盐度,p 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PA对ROX的吸附能力与盐度的增加逐渐呈负相关,当p H值为4时吸附量最大;Langmuir模型对老化前后PA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均较好,说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单层吸附为主。(3)微塑料PA对酸性品红的吸附、解吸过程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结果表明:微塑料PA与酸性品红的吸附、解吸过程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平衡时的吸附量来看,酸性品红的吸附比较稳定,难以解吸。等温吸附的Freundlich模型对原始PA及其老化PA的拟合度较高,由计算的参数可知最大吸附容量,老化PA对品红的吸附最大容量仅为原始PA的78%,原始PA效果远高于老化PA的吸附效果。(4)微塑料PA在重金属Cr的吸附中,原始PA微塑料吸附与解吸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原始PA在480min内能达到吸附平衡,解吸在240min内达到解吸平衡,老化PA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老化PA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过程;而在等温吸附中,原始PA符合Freundlich模型,老化PA符合Langmui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塑料对于不同的污染物的吸附机制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微塑料的吸附机制进一步探究,以建立更加适宜的吸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