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化微塑料
吸附
镉
四环素
啶虫脒
摘要: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现已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之一。目前,微塑料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且长期存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老化作用,此过程对微塑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于单一污染,复合污染更接近实际的污染环境,重金属和有机物能够相互作用,影响彼此在环境中的归趋转化。环境中的微塑料会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并共同迁移,老化作用带来的理化性质改变会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选取80目高密度聚乙烯(HDPE)微塑料作为吸附剂,四环素(TC)、啶虫脒(ACE)、重金属(Cd(Ⅱ))作为污染物,通过原始微塑料、酸老化、碱老化、模拟海水老化处理16个月后的微塑料进行吸附,以此探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化与迁移过程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微塑料老化前后的表征分析:微塑料经老化处理后,表面更加粗糙,比表面积增加,原始微塑料比表面积为0.0478 m2·g-1,碱、酸、模拟海水老化处理后的微塑料比表面积分别增至0.2368 m2·g-1、0.1157 m2·g-1、0.1490 m2·g-1;老化后微塑料的零电荷点发生改变;经FT-IR、XPS、EA等分析,老化后的微塑料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疏水性降低;经XRD分析,老化后微塑料的结晶度降低。
(2)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对TC、Cd(Ⅱ)的吸附行为: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对TC、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且老化加快了微塑料的吸附进程。总体上,TC与Cd(Ⅱ)相互促进微塑料对两者的吸附,这可能是因为吸附架桥作用。碱老化显著增加了微塑料对TC、Cd(Ⅱ)的吸附容量,这是因为其比表面积增大,微塑料表面存在羟基,增加了孔隙填充作用和重金属沉淀;酸老化微塑料对TC、Cd(Ⅱ)的吸附容量皆降低,这分别可能是疏水作用降低,H+占据吸附位点的原因;模拟海水老化微塑料对TC的吸附容量降低,对Cd(Ⅱ)的吸附容量增加,这分别可能是因为疏水作用降低,孔隙填充作用增强。
(3)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对ACE、Cd(Ⅱ)的吸附行为: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对ACE、Cd(Ⅱ)的吸附动力学分别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在ACE-Cd(Ⅱ)体系中,老化处理不能加快微塑料的吸附进程。此外,ACE与Cd(Ⅱ)产生竞争吸附,相互抑制微塑料的吸附。碱老化微塑料对ACE的吸附量相对原始微塑料对ACE的吸附量有所增加,最大吸附容量由28.938μg·g-1增至63.373μg·g-1,而酸、模拟海水老化微塑料对ACE的吸附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疏水相互作用对微塑料吸附ACE占据主导作用。
(4)pH对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吸附行为的影响:p H显著影响了原始及老化微塑料对TC、Cd(Ⅱ)的吸附,而对ACE的吸附几乎不受p H的影响,这是因为ACE无解离常数,与微塑料之间无静电作用影响,且ACE与Cd(Ⅱ)无吸附架桥作用,微塑料对ACE的吸附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不受p H影响。
(5)TC-Cd(Ⅱ)和ACE-Cd(Ⅱ)复合体系的比较:在TC-Cd(Ⅱ)体系中,总体上随一方投加量的增加,微塑料对另一方的吸附量也会增加,两者相互促进吸附;而在ACE-Cd(Ⅱ)体系中,随一方投加量的增加,微塑料对另一方的吸附量降低,两者相互抑制吸附。这可能是因为TC和ACE的表面结构性质不同,TC表面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而ACE相反,TC与Cd(Ⅱ)能够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增加吸附量,ACE与Cd(Ⅱ)则竞争吸附位点而减少吸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