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危岩崩塌
新型消能加固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摘要: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我国总面积的69.1%,危岩体常存在于山区边坡之上,当地震来临时,危岩体极易受到扰动从而发生崩塌灾害,对建筑物、铁路、公路、水利设施以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对于危岩体的加固支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边坡危岩体支护技术可分为主动支护方式和被动支护方式。在主动支护方式中,目前所采用的支护技术,无论是锚固、支撑桩以及二者的组合都是刚性支撑,其刚度一般较大,几乎无变形协调能力,在地震的往复荷载作用下极易因微小位移而导致结构被破坏。因此针对主动支护技术研究一种具有变形协调能力的新型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允许其产生变形,通过变形以消耗地震能量,达到错峰减震、消能减震的目的,同时结构可大大减小几何尺寸,经济实用。该研究对于地震区危岩体的加固支护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鉴于对主动支护的认识,本文对支护危岩体的新型消能加固结构进行设计并开展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予以对比验证,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得到如下成果:(1)设计普通预应力锚杆(索)加减震消能器加支撑桩的危岩体新型消能加固结构。该结构在普通预应力锚杆(索)支护基础上增加减震消能装置和支撑桩,当地震作用下锚杆(索)变形破坏后,危岩体的冲击力将作用到减震消能器上,减震消能器由支撑桩支撑,通过减震消能器的变形,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的峰值能量,对于中震和大震下的危岩体安全提供了保障。(2)利用振动台试验,通过加载多震级的三种地震波(El Centro波、卧龙波、人工波),对危岩体新型消能加固结构的性能进行试验,为有效探讨其结构性能,试验同时设置了危岩体只有普通锚杆支护情况下的对比试验。试验对比表明,普通锚杆支护结构组(对照组)危岩的PHA放大系数皆大于新型消能加固结构组(加固组)危岩的PHA放大系数,表明新型消能加固结构对减弱危岩加速度具有明显效果。(3)危岩冲击力监测表明,地震作用下,在锚杆失效后,危岩体对新型消能加固结构的冲击力远远小于普通锚杆支护结构失效后的冲击力,表明新型消能加固结构能够显著减小危岩冲击力。(4)试验发现,新型消能加固结构的滑面和锚杆的破坏时间相较普通锚杆支护结构延后,说明新型消能加固结构通过消能器的滞回作用与锚杆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危岩可在较小的范围内位移,从而使其破坏时间滞后,延长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大其整体安全性。(5)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针对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对新型消能加固结构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