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危岩崩塌
发育特征
稳定性评价
防治对策
喀斯特地貌
摘要:
危岩崩塌已是国内外研究学者热衷的话题,同时也是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以喀斯特地貌建设的旅游风景区开发方向持续不减,喀斯特旅游名胜区危岩的勘查防治研究日显重要。本文以广西旅游风景名胜区的代表性城市—桂林市主要景点公园、旅游溶洞为依托,较为详细介绍了岩溶石峰危岩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岩溶区危岩的成因、发育分布规律、危岩体类型划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危岩崩塌防治对策等内容。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n (1)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危岩研究的现状,包括对危岩体的研究方法、失稳模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危岩体防治措施应用。弄清目前对危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及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的问题,为后续对岩溶区危岩展开系统研究做好铺垫。\n (2)介绍了岩溶石峰危岩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全面的分析危岩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分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并对岩溶区危岩的工程意义进行分析与评价。\n (3)总结了岩溶石峰危岩野外调查判别方法,查明危岩体发育分布规律,并阐述了分布特征与地形、岩性、岩溶及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危岩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对危岩体按不同的分类依据进行划分,其中按其失稳模式分为:滑移式、倾倒式、帽落式、胀裂式和软弱垫托五种,群体危岩失稳分为顶部诱发破坏式和底部诱发破坏式两种。\n (4)在消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岩溶区五种失稳模式的危岩体稳定性进行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和理论计算定量分析;探讨了岩溶区危岩稳定评判标准,并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评价和预测。\n (5)介绍危岩崩塌防治中常用措施,并结合岩溶区危岩的分类特点及喀斯特地貌旅游风景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岩溶石峰各种类型危岩体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对同类工程治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