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位危岩
发育特征
稳定性分析
三维运动学模拟
桩板拦石墙
摘要:
高位危岩体因其运动速度和能量大以及运动范围广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政府后山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岩发育特征的野外调查,在分析其发育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对危岩落石的运动路径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同时针对实地空间和地形进行普通拦石墙和桩板拦石墙的设计对比,并通过ABAQUS对两种不同的拦石墙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揭露了龙溪乡后山高位危岩的空间发育特征和破坏模式。研究区赋存岩性为志留系茂县群千枚岩和灰岩,根据危岩体空间分布和集群特征,将研究区的危岩区划分为8个(WY1~WY8)。由于受到新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危岩区内的结构面极为发育,通过Dips软件对各个危岩区的结构面统计,结果显示危岩区WY1~WY4和WY7以滑移破坏为主,危岩区WY5、WY6和WY8以倾倒破坏为主。8个危岩区当中,层理面和节理面将岩体切割成块状,风化和卸荷裂隙将岩体进一步进行不规则切割,都是导致危岩体失稳的重要因素。同时千枚岩因其软弱易风化和层里面密度高等特征,也是导致崩塌落石发生的重要原因。
2、采用Roc Pro3D三维模拟对危岩区危岩失稳后落石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获取了落石运动至拟建工程处的总能量、运动速度、弹跳高度等特征参数,得到崩塌落石的运动轨迹和影响范围。落石到达坡脚公路时的速度可达7~20m/s,冲击能量可达400~1500k J,弹跳高度可达0.8~2.8m。通过对龙溪乡8个危岩区的落石运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危岩落石和危岩区坡面岩土性质一定的条件下,地形和落石起落高度对其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能量以及弹跳高度的影响最大。落石起落高度越高,其运动轨迹的空间平面展布就越广,落石的运动速度和能量越大。落石运动路径上的地形起伏出现在落石运动路径的中部时,对落石的弹跳影响最大,此时落石到达坡脚时的弹跳高度最大。
3、龙溪乡后山危岩在2008年之后进行过初步治理,已有治理工程包括三段拦石墙和一段被动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缓冲层消失,拦石墙有效拦截高度降低,被动网拦截能力不够,使得现有防治措施无法有效拦截崩塌落石。部分危岩区相对于受保护对象之间可用于设置防护措施的区域过于狭窄,给治理工程设计带来较大困扰。桩板拦石墙相对于普通拦石墙而言,具有拦截能力强,节省空间的特点。因此在空间狭窄区域采用桩板拦石墙进行危岩落石拦截更加合理。最终采用桩板拦石墙与普通拦石墙结合的方式对龙溪乡后山危岩进行综合防治。
4、通过ABAQUS数值模拟分析了桩板拦石墙和普通拦石墙在落石撞击过程中的应力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桩板拦石墙的结构耗能先由缓冲层转到抗滑桩构件,而普通拦石墙则是主要由缓冲层承担落石的冲击耗能。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后山危岩的研究,揭露了高位危岩体失稳后运动过程中落石运动速度、能量和弹跳高度的三维空间分布,同时针对此类危岩体,对普通拦石墙和桩板拦石墙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可以为此类危岩体运动特征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