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物模型
β-地中海贫血
NOD/SCID小鼠
60Co
γ射线
人源化
摘要:
背景:没有适合的β-地中海贫血动物模型的发展,就没有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进步,而小鼠模型是最有用的且通常用于第一线的体内试验。目的:拟建立人源β-地中海贫血小鼠模型,为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提供与人类疾病相似、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15只,随机均分为3组:β-地贫/HbE骨髓移植组、β-地贫骨髓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取β-地中海贫血/HbE和β-地中海贫血患者骨髓的单个核细胞,分别从尾静脉输注给经60Coγ射线350cGy全身照射预处理后的β-地贫/HbE骨髓移植组、β-地贫骨髓移植组小鼠,空白对照组输注RPMI-1640培养液。移植后小鼠腹腔注射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和存活情况,移植5周后取小鼠骨髓及外周血,检测人CD45+细胞比例、人β-地贫基因,观察红系细胞内α-珠蛋白链的沉积情况、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病理及铁染色检查。结果与结论:移植5周后,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人CD45+细胞比例结果分别为:β-地贫/HbE骨髓移植组为7.21%、4.08%(+47d),7.37%、6.03%(+61d);β-地贫骨髓移植组为8.17%、3.43%(+36d),16.82%、8.89%(+45d),空白对照组均为0。β-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与供者相符,部分红系细胞内出现电子致密物(过剩α-珠蛋白肽链)沉积。移植组小鼠脾脏长度与其体质量的比值比空白对照组的大(P<0.05),肝脾出现较明显的铁沉积。提示,所建立的小鼠模型具有人源化β-地中海贫血的表现,基本符合人源β-地中海贫血小鼠模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