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
临床表型
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地西他滨
γ-珠蛋白基因
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DNA甲基化
人源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鼠模型
地西他滨
细胞凋亡
γ-珠蛋白基因
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摘要:
第一部分非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1、通过对非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者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2、探讨HBG2、BCL11A、HBS1L-MYB基因多态性与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的相关关系;3、探讨AHSP、KLF1、KLF2、BCL11A mRNA表达与珠蛋白基因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诊断为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中位年龄为22岁(2-57岁);正常对照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中位年龄为21岁(4-55岁)。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样并检测血常规、生化、血红蛋白电泳;应用PCR直接测序(PCR-sequencing)、跨越断裂点的PCR(gap-PCR),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及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肝脏R2值及心脏T2*值,并分别用Ferriscan?及CMR tools软件分析肝脏铁浓度(liver iron overload,LIC)及心脏铁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法分析HBG2、BCL11A、HBS1L-MYB基因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因型;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α-、β-、γ-珠蛋白基因及AHSP、KLF1、KLF2、BCL11AmRNA表达;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02例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患者中,既往输血治疗77例(75.5%),输血中位值为800mL(0-20000mL),平均Hb为76.47±17.13g/L,HbF%中位值:36.9%(1.1-97.6%);既往行脾切术36例(35.3%),接受祛铁治疗28例(27.7%),患者SF中位值为1481.5 ng/mL(27-8300 ng/mL),LIC中位值14.4 mg/***(2-43 mg/***),94.5%患者存在肝脏铁过载;心脏T2*中位值35.64 ms(15.53-75.1 ms),仅有4.6%患者存在心脏铁过载。2、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患者突变类型及出现频率明显不同,常见的突变依次是:41-42(-TTCT)、-28(A->G)、CD 26(G->A)、17(A->T)四种。按基因型分类,A类为β-珠蛋白基因纯合子或者双重杂合子,共83例(84.7%),其中纯合子突变19例,占22.9%(19/83),Hb E合并β-珠蛋白基因突变33例,占39.7%(33/83),83例患者中合并了α-珠蛋白基因突变共19例22.9%(19/83);B类β-珠蛋白基因杂合子,共15例(15.3%),其中1例合并了α-珠蛋白基因突变,3例合并α-珠蛋白基因重复(含合并Hb Broomhill杂合1例)。比较A、B两类患者的主要血液学参数及铁代谢指标(SF、LIC、T2*),结果显示HbF%(40vs4.2,P<0.001),MCH(22vs25.79,p=0.003)及AST(37vs25.5,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Hb、铁代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是否合并α-珠蛋白基因突变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主要血液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患者各SNP位点基因分型与Hb A2、Hb F及Hb水平及临床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F及rs766432A→C突变是Hb水平的影响因素;多重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0/β0基因型出现严重临床表型的可能性是β+/β+的6.39倍,β+/β0基因型出现严重临床表型可能性是β+/β+的5.13倍。4、非输血依赖性β-地贫患者AHSP及BCL11A mRNA表达水平及珠蛋白mRNAα/β比例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LF1及KLF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SP、KLF1、KLF2及BCL11A mRNA表达水平在轻、中、重不同临床严重程度分组及A、B两种基因分类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HSP及KLF1与γ-珠蛋白基因呈正相关(r=0.77,p<0.01;r=0.41,p<0.01),与Hb呈负相关(r=-0.293,p=0.01;r=-0.34,p=0.004);KLF1与Hb、HbF呈负相关(r=-0.28,p=0.018;r=-0.27,p=0.027);BCL11A与HbA2呈正相关(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