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二氧化锡量子点
三维石墨烯
二氧化氮
摘要: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然而,较高的工作温度(200~600℃)阻碍了其发展,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量子点是一种“准零维”的材料,凭借小尺寸、大比表面积、高活性等优势成为实现室温检测的理想气敏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其载流子的传输能力差,无法发挥其表面活性高的优势,进而导致传感器性能不佳。二维石墨烯,比表面积大、载流子迁移率高,在气体传感器中用于吸附气体和载流子输送材料。三维多孔结构由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多孔结构,最近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中。据此,本论文用带正电的聚苯乙烯微球(PAS微球)作为模板,利用静电吸附的机理制备三维石墨烯,利用溶剂热法制备氧化锡量子点,组成三维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气敏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优化后的Hummers法,以天然石墨鳞片为前驱体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制备出带正电的微球(PAS微球),利用静电吸附的机理,选择浓度为72 mg/ml带负电的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包裹在三维模板PAS微球表面,最后去除PAS模板得到纯净的三维多孔石墨烯(3D rGO)。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MB)吸附实验中,3D rGO在60 min时对MB的降解率能达到98%,比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降解率增加了18%;当3D rGO应用于二氧化氮(NO2)气体检测时,3D rGO对50 ppm的NO2气体灵敏度从rGO的3.5上升到8.0,响应时间从56s下降到12s,恢复时间从132s下降到80s。(2)以溶剂热法制备SnO2量子点,研究了SnO2量子点的合成条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和生长时间为180℃和180 min时,得到产物尺寸控制在理想激子波尔半径内的2-3 nm的SnO2量子点。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样品中只有Sn(Ⅵ)和O-Sn(Ⅵ)的结合能,证明样品为纯相的SnO2。将SnO2量子点溶液与三维石墨烯溶液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4小时,获得SnO2量子点/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TEM表明点状SnO2均匀分布在石墨烯表面,未出现SnO2团聚;EDS能谱图中出现了 C、Sn、O三种元素,这些表征都证实复合材料制备成功。(3)采用室温旋涂成膜的方法,制备得到了SnO2量子点单体材料和SnO2/3D rGO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SnO2/3D rGO复合材料薄膜与SnO2量子点单体材料薄膜相比,薄膜形貌变得疏松多孔。对两种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表明,在NO2浓度为50 ppm时的SnO2量子点单体材料响应值为12.02,复合材料响应值为66.03,后者性能提高了54.01;SnO2/3D rGO复合材料对3 ppm的NO2的响应-恢复时间从SnO2单体材料的49 s与85s降低至5s与7s。除此之外,两种气体传感器在SO2、NH3、CH4和NO2多种气体检测中,对NO2具有良好的气敏选择性,且在50 ppmNO2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