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c-LEDs
CdSe/ZnS量子点
CdSexS1-x/CdSe/ZnS量子点
量子阱结构
LSS三相体系-溶剂热法
摘要: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技术因具有使用寿命长、环保节能、绿色高效等优点,而逐步成为照明产业的主流。其中荧光粉转化型LED(pc-LEDs,phosphor-converted LEDs)是实现白光照明的主要方式。但传统荧光粉因成本高、污染性大等而限制了其发展及应用,因此开发新型的荧光材料十分重要。其中量子点因其尺寸可调、激发光谱覆盖范围广、发射光谱窄、荧光性能优异、制备方法多样等优势,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首选。本文,以合成可部分替代或取代传统荧光粉的量子点材料为目的。设计新颖的量子阱复合结构的含镉量子点,实现其宽光谱范围内的尺寸可调,改善常规pc-LEDs中红光成分不足的问题,提高其显色性。为此,本文用基于LSS三相体系的溶剂热法制备出了CdSe/ZnS量子点,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进一步设计了CdSexS1-x/CdSe/ZnS量子阱型量子点的结构与合成方案,并讨论了关键实验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成功制得了尺寸可调、分散性好、稳定性高的量子点复合材料,并用于pc-LEDs的封装当中。具体工作要点如下:(1)以乙醇和油酸构成液体L(Liquid)相,油酸钠构成固体S(Solid)相,含反应物离子的水溶液和乙醇混合构成溶液S(Solution)相,共同构成LSS三相体系。同时溶剂热实现了温度从140℃-200℃,反应时间从2h-11h的可控合成。(2)波长可调的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利用基于LSS三相体系的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验证了实验的合理性,获得了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参数优化,实现了540nm-600nm范围内的量子点发光波长可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量子点产物进行了有效的物理特性表征。(3)波长可调的CdSexS1-x/CdSe/ZnS量子阱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设计了CdSexS1-x/CdSe/ZnS量子阱型量子点,利用基于LSS三相体系的溶剂热法,并通过成分调控,成功制得了CdSexS1-x/CdSe/ZnS量子点,实现了540nm—700nm范围内的发光波长可调。此外通过实验参数(包括药品用量、温度、时间)优化,得到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规律结论。同时,测试表征得到了粒径尺寸为11.26±5.91nm,发射光主波长为670nm,半高宽为50nm的CdSe0.1S0.9/CdSe/ZnS量子点。(4)基于量子点复合材料的pc-LEDs的封装与测试。利用制备的量子点,成功实现了白光、红光发射,改善了器件红光成分不足,提高了其显色性。